忘乎所以,如此回答道。
“哦?哈哈哈,周导果然是大将之风。”
“我想这部电影一定把我们的新形象带到国际上,我仅代表我们部门谢谢你啊,周导。”
“只要能让大家喜欢,那我这部电影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周洛看完了观众的反馈也是放下了心,提前十几年出现并没有水土不服,反而是一些这个时期没人试过的镜头带来了十分惊艳的表现。
“周导,今晚我们就不耽误周导你们庆功了,改天我们再详聊。”
“好好,再见。”
首映式结束,周洛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一觉到了天亮。
第二天,文化部和宣传部马力全开,各路官媒纷纷报道起了《白日梦想家》的首映大获成功。
这个覆盖规模,真不是光拿钱就能做得到的。
由于《白日梦想家》这个项目是文化部搞出的外宣片,《光明日报》的报道也非常直接:
“当《白日梦想家》正式上映之后,之前一切对它和周洛的猜测都成为了现实。”
“在电影中,周洛导演给我们带来了令人心驰神往的边疆美景。”
“除此之外,影片中的探索精神也值得每个人学习:认识世界,克服困难,洞悉所有,贴近生活。”
“这部《白日梦想家》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美景,还有面对枯燥的生活依然不要失去勇气的信念。”
“在这个春节假期,《白日梦想家》无疑是周洛导演为所有人献上的一个特别的新年礼物。”
《电影周刊》自然也不会错过这次的盛事,它们直接拍了一张巩丽手持影片中的《LIFE》杂志当做封面,如此写道:
“鬼才导演周洛、还有喜剧天才金凯瑞,国民级的女演员巩丽,再加上无比壮丽的边疆美景,这四者组合起来,造就了这部《白日梦想家》。”
“我们无从知道,周洛导演到底是出于什么想法,才从故纸堆里翻出了这部《沃尔特·米蒂的神秘生活》,让它和中国结合起来,焕发了新的生机。”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白日梦想家》就是这个春节假期最适合全家一起观看的电影。”
“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能看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周洛导演再次向我们证明了他不但能驾驭文艺片,还能把它和商业片融合起来。”
《中国电影报》更直接,把那张25号底片直接印在了头版,还对其他小演员进行了采访。
佟丫丫在面对采访时说道:
“周导给我的这个角色,是一个非常意外的机会。”
“当时我还在学校准备参加舞蹈的选拔,突然被我的同学邀请来参加试镜。”
“在片场,周导非常照顾我们,很感谢他能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出演这部电影。”
一向报道风格严肃,基本不碰娱乐话题的《人民日报》这次也不吝夸奖的写道:
“《白日梦想家》弘扬了社会正气,同时又贴近生活,外国友人怀着善意来到我们的土地上,我们自然会友好互助。”
“这部电影是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为一体的上乘佳作,此片的改编完全出于周洛导演之手,让人不得不为之赞叹。”
当然,除了说好话的,自然也有自诩为独立思考的批评声音,《南方周末》这家臭名昭著的媒体,为了表示自己不随大流,就写道:
“《白日梦想家》太过于美化新江民众,有向上献媚之嫌……”
当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虽然大多数人并不会发生,可他们会用脚投票,《白日梦想家》第二天的上座率爆满,各大城市堪称一票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