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导演从1997开始 > 第211章 张一谋的往事

第211章 张一谋的往事

周洛随手拿起来的是一本《Empire》杂志,它的封面是金凯瑞《白日梦想家》中的那张大脸,他在金球奖上拿到了最佳音乐剧奖。

这次的《白日梦想家》又让他在票房上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号召力。

翻开杂志,第一篇就是关于《白日梦想家》的影评文章,标题很有意思《Red or Blue?》

周洛看着这这标题会心一笑,这算是蹭了一下《黑客帝国》的热度,用红色小药丸和蓝色小药丸的选择来类比沃尔特在电影中的白日梦与现实。

“本片的巧妙之处,正是在于将沃尔特的心态变化与杂志转型过程置于同等地位。”

“如果说影片开始之时,沃尔特只是将杂志的理念默默记在心里,时常在白日梦中展开想象。”

“那么当他在一排《LIFE》杂志封面下奔跑向未知的冒险时,他就开始了从思考到实践的转变。”

“金凯瑞塑造的沃尔特十分成功,这也许与他儿时的经历有关。”

“父亲的过早离世让沃尔特,逐渐缩入了自己的甲壳。”

“他害怕再次经历类似父亲离世的痛苦,但内心深处又选择了接受《LIFE》的价值观,向往这种生活。”

“每日处理着捕捉世界各地奇景的照片,实际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这两者之间的极大落差催生出了他的白日幻想。”

“若想脱身而出,他必须切实的走出舒适圈,走入从未触及过的世界,他必须吃下那枚红色的小药丸。”

“荒唐至极的白日梦、逐渐没落的纸质杂志、平淡乏味的日常工作、前途未知的冒险,最终都将汇集到《LIFE》杂志最后一期的封面。”

“那恰恰是‘生活’的精华。”

周洛又往后翻了翻,把《Empire》放到一边,随口说道:

“没想到英国人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还挺好的。”

“周,也有不好的,如果你想看的话就往下面翻翻,我压在最底下了。”

马丁内斯的声音从驾驶位上传来,

“攻击你的杂志也不少,要我说你大可以不用理他们,票房足以说明一切了。”

“这都是一些影评人在吹毛求疵,我挺喜欢你这电影的,我当时看完都想带着我家人去中国旅行了。”

“哦?欢迎欢迎。”

周洛一边回答,一边顺手抽出了最底下的一本杂志。

“可惜我的假期不允许,这就是压榨,你懂吗,周?”

周洛没有理会马丁内斯对公司的吐槽,之前老说华人润到美国吃苦耐劳,其实有些地方真不如拉美裔。

能到美国的并且留下的,都经过了一轮筛选,我朝润过来的多数是怀着发财梦的,一般那种洗盘子什么的反而不愿意去做。

而拉美裔占有地理优势,走线过来的时候也经过了一轮筛选,不能吃苦耐劳想赚快钱的,早就加入了有活力的社会组织。

愿意工作的都是一等一的卷王,比如马丁内斯这种,能在CAA站稳脚跟的,都是卷了好多年的。

周洛抽出来的是一本《电影评论》(Film Comment),这是纽约林肯中心电影协会出版的,听出版机构的名字知道,杂志风格比较偏严肃。

这里面的内容是影评人对两个月之间影片的评分,还有一些介绍、访谈和其他电影节等内容。

顺着目录找到了《白日梦想家》的部分,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影评人评分(6.5\/10)。

周洛看了一眼这个分数,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影评人的名字:Peter Debruge。

这名字周洛还真认识,前世他是一个著名的影评人,《名利场》杂志的两个扛把子之一,现在算是初出茅庐。

他对《白日梦想家》的评价角度很奇怪,直接追溯到了七八十年前的原著。

“《白日梦想家》这部电影故事平平,老套到在电影史里随便一年里都可以找到好几部雷同的。”

“本片的导演周洛,我觉得他做的最错误的事就是让金凯瑞来演沃尔特这个角色。”

“可以看得出导演并不缺乏雄心,但是在绝美壮丽的镜头设计之下没有足够的内容实质。”

“这部电影就像是导演对沃尔特这个重度意淫患者的调侃。”

“翻拍之后的电影,完全没有了原著《沃尔特·米蒂的神秘生活》的黑色幽默。”

“电影在表达上是完全套路化的,旅程结束,主角的内心世界上升了一个境界。”

“这个结局就和一般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