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导演从1997开始 > 第309章 新锐扶持计划

第309章 新锐扶持计划

市场一步一步的走到现在的,这些问题确实是很难解决的痛点。

消化了一下周洛的话之后,谢铁骊再次开口问道:

“周洛,你能说这些,肯定不是跟我这老头子聊闲天的。”

谢铁骊这个影协主席也是能扛事的,也是惜才之人,怕周洛会因为自己的想法敏感而不愿意说,于是主动给他担保:

“你大胆说,要是有什么敏感的东西,你不太合适提的,就让我来给上面反映。”

“那倒没有,谢主席。”

周洛笑着摆了摆手,

“我又不是愣头青,不会哭着喊着要政策的。”

“我是这么想的,之前国营厂那种熬资历的情况也有弊端,电影创作有时候就是看灵一闪的,被埋没了几年,那说不定就真被埋没了。”

“我们不能指望每个投资人都是郭宝昌、吴天明这种愿意提携新人的伯乐。”

“我之前在好莱坞的时候,看到那边的基金会运作模式,感觉有点意思,所以我准备参考一下这种,再和我们国内的情况结合一下。”

“你的意思是,像电影发展专项基金那样?”

谢铁骊把杯中茶水一饮而尽,李大白适时的给他填了杯水,然后主动接话道:

“老板,需要我去把文件拿来吗?”

“嗯,顺便看看吴头儿在不在,要是在的话把他也请过来吧。”

“好的老板,我知道了。”

李大白点了点头,退出了休息室。

“谢主席,我们先接着说,等会再给您看书面的文件。”

周洛接着往下说道,

“和电影发展专项基金还不太一样,那个嘛……,我不太好说。”

关于这个专项基金,说起来也确实有点敏感,对电影票价格比较关注的人,可能会注意到,票价里有5%标注了电影发展专项基金。

这个基金全称是“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只要电影在国内上映就要交。

大致的使用方向有改造基层电影院、扶持宣传任务片、优秀动画电影和一些特殊题材的优秀影片等等。

但是这种官方的东西,就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太透明。

(放个图吧,只给个预算,鬼知道用哪去了。)

比如第一个改造电影院,要求听上去很简单:

(我这是前两年的,这几年应该没怎么变。)

改造后的银幕必须在三块以上、改造后票房收入必须增长、按时上交专项基金、及时上报票房数据。

基本上是个电影院都能满足这几个要求,所以等于没有要求。

所以到最后能拿到扶持的,基本都是有路子的人。

而后面的扶持宣传任务片,那也很容易理解,基本都是扶持的主旋律电影。

这个基金诞生的背景,是因为90年代电视普及、统购统销取消后,电影院票价上涨等情况下,很多人放弃了进电影院,电影行业大面积亏损。

这种情况下,财政又不富裕,没法直接拨款扶持,就设立了这个专项基金用于“行业自救”。

不过到了新世纪,这个基金的合理性也被不少人吐槽,比如冯晓刚,他就没少提这件事。

周洛并没有打算去触这个眉头,而是有自己的打算。

不多时,李大白就敲了敲门,拿着一个文件夹返回了休息室,将其交给周洛后说道:

“老板,吴导说他马上就到。”

“好,辛苦了。”

周洛打开文件夹确认了一下之后,把它交给了旁边翘首以待的谢铁骊。

“谢主席,你看这个,这就是我准备跟您说的东西。”

谢铁骊抬手扶了一下眼镜,念出了文件的名字:

“早鸟·青年导演扶持计划?”

周洛点了点头回答道:

“对的,谢主席,虽然我没有官方那么大的能力,不过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是可以的。”

关于新人扶持计划这种东西,比较出名的有宁昊发起的“坏猴子72变计划”、刘德华的“亚洲新星导”计划、导演协会的“青葱计划”、爱优腾三家的“A计划”、“17计划”、“春藤电影工坊”等等,在前世基本上每个大公司都会有。

不过在这个时间段,周洛提出的这个青年导演扶持计划还是比较超前的。

“现在作为一个新导演,要拉到第一笔投资就是最困难的一件事。”

“我的这个早鸟计划,就是想通过广泛接收新导演的作品,从中挑选有天赋的导演,帮他们解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