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能满足患者愿望 > 87章 扶墙而走

87章 扶墙而走

此时麻醉住院总胡清泉拿着可视喉镜火急火燎地冲了进来,赶快瞅了一眼监护仪,随后注意到了罗诚的动作。

这...居然是之前外聘教授所讲的,larson maneuver(拉尔森手法),目的就是为了缓解喉痉挛。

“病人出现了喉痉挛?”

胡清泉问向严嘉姗。

“是的,而且是重度喉痉挛,声门完全紧闭,但已经给了40mg丙泊酚,正压通气,现在已转变为喉喘鸣。”

严嘉姗被问的有些发懵,罗诚手上的动作不停,头也不回地回答道。

看到监护仪上老太太的氧饱和值逐渐上升,治疗有效,胡清泉并没有打断眼前医生的动作,而是耐心学习着。

这种手法,别说做了,很多麻醉医生听都没有听说过,可眼前这个医生,不仅知道,还做的如此专业。

大部分麻醉医生,遇到患者出现喉痉挛之后,都会考虑运用司可林或者罗库溴铵等肌松药来松弛喉肌,再不行的话就重新气管插管,因为这些方法更直观一些。

但低氧患者静注司可林,拟乙酰胆碱作用会导致严重的心动过缓甚至心搏骤停;而重复气管插管,可能导致二次损伤喉头水肿,且拔管后可能再次出现喉痉挛。

而眼前医生的手法,不仅起效快,还能避免运用肌松药和再次插管带来的弊端。

可...这麻醉师究竟是谁?自己天天给各个科室手术排麻醉医生,但眼前的这位,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是哪冒出来的大神?

胡清泉此刻化身大侦探福尔摩斯,在脑海中搜索见过的身影,以匹配眼前医生的背影和嗓音。

罗诚持续加压喉切迹,并推顶下颌,数秒之后,老太太的喉喘鸣也转变为了无障碍的呼吸。

此时,就不需要再运用larson手法了,看严嘉姗有些费力,罗诚接过面罩。

老太太氧饱和度回升到96%,随着严嘉姗挤压气囊,肉眼能看到老太太胸廓起伏,监护仪上也出现了比较正常的etco2(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

在脑海里匹配了好一会儿,都没有得到答案,胡清泉就放弃了,觉得还不如直接问本人。

“这位兄弟,您怎么称呼?”

胡清泉轻声问道。

“罗诚。”

汗水已经浸湿洗手衣的罗诚,不做过多言语,简洁回道,因为老太太仍未完全脱离危险期。

刚刚推注的40mg丙泊酚还没有代谢完,老太太没有苏醒,现在的状态证明不了什么,只有等老太太苏醒并且不闹腾,这场抢救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听到这个名字,胡清泉觉得很是熟悉,随即想起来,这不就是前些天上手术,老黄的小跟班嘛!

但是,这小伙儿不是外科医生吗?怎么还整起了麻醉的活儿,还整的这么上道儿?

难怪几天前喝酒的时候,老黄还总说他有个牛逼plus的兄弟,就叫罗诚,等空了一起聚聚互相认识认识,原来并不是在吹牛啊...

这老黄难得在酒后说了一句真话,这兄弟确实有点儿东西,很有几把刷子!

听到自己的上级,还有闲情逸致聊些别的,严嘉姗也知道,暂时不用担心了。

再扭头看到监护仪各项数值平稳,严嘉姗扑通扑通狂跳的小心脏,心率也逐渐回落到90次每分。

虽然不知道这医生用的是什么方法,但确实是行之有效,证明他的临床经验很是丰富。

但遇到这种突发状况,光有临床经验还不够,还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眼前的医生就两者兼备。

因为性别的先天差别,男性要更为理性一些,女性要更为感性一些。在临床工作中,女性医务工作者体谅安慰患者效果更好,但男性在遇到突发紧急状况时,更能沉着冷静。

性格、性格,还是性格,自己老是跟家里的猫猫一样,胆小怕事,弱小无助且可怜,要是跟这眼前医生一样,有个大心脏就好了。

想着这些,严嘉姗心里,对罗诚的崇拜感就更深了。

数分钟后,老太太逐渐清醒,缓缓睁开了双眼,见其自主呼吸平稳,罗诚也撤下了氧气面罩,让其呼吸空气,监护仪也显示氧饱和度稳定在96%。

见状,罗诚悬着的一颗心,算是真正放了下来,从神经紧绷的状态中解脱了出来。

感受着身上如潮水般袭来的疲乏,还有双手犹如触电般发麻的感觉,罗诚也深刻体会到李主任所说的那句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