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九龙的青楼盛事,以皇帝驾崩的速度,飞快传播到各地。
青楼老板大急,里面的员工大喜。
一个身心疲惫的男子,进入淄州一家青楼解闷。
半夜,陪寝的美女下床,拿着一把匕首。咬咬牙,一刀插入男子胸口。
各地正在统计女子来济南,赵九龙没能得闲。
这天,他来到军医局。
军医局就设在军营旁边,占地比府衙还大。
赵九龙已请到数位名医,这里他也经过改革。
赵宣和建议,军医局直接改成太医署。里面一应职务,向太医署看齐。
皇帝都还不知在哪里,先将太医署搞出来?
遭到许多人反对,徐平强烈反对。
“如此做,会招来天下人非议,万不可。”
赵九龙干脆自己编。
军医局设局长一名,由原白风寨二当家彭大川担任。
副局长两名,由薛神医和另一名医田七担当。
下设七个科室,已有五百多人,比州衙的人还多。
“九爷,我们已按残图,配好麻沸散。效果虽不如传说中的好,一般的伤者服后,感觉不到疼痛。”
赵九龙将得到的麻沸散残图,拿给军医局研究。如此快就有成果,赵九龙很满意。
“再好好研究,争取能达到传说中的效果。”
薛神医摇摇头:
“传说只怕有误,按这图的配方,怕是很难达到那样的效果。如果加重剂量,服用者会有很大风险。”
难怪华佗会被杀,赵九龙暗自腹诽。
“大家可以此为引,不要局限于此。”
彭大川虽是山贼,他懂医,所以赵九龙才让他管军医局。
彭大川质疑:
“这天下,真有劈开脑袋也感觉不到疼痛的药?”
赵九龙扫了一眼,全都有此疑问。
“我可以保证,绝对有。”
得到赵九龙的保证,大家将心放回肚子里。
外面,一群人抬着不少药材,扔到垃圾堆中。第一夫人徐蕾上前:
“这是怎么回事?”
“这些药时间太久,已腐烂,无法再用。”
徐蕾发自内心心痛,她们现在才起步,离奔小康还有一大段距离。
“太可惜,怎么不好好保存?”
赵九龙的灵光,被徐蕾问出来。
“可将这些药,全做成药丸。如此,更方便大家用药。”
徐蕾双眼大亮:
“这主意好,做成药丸或散,都要比汤药方便得多。”
药丸或散,早在上千年前就有,并非赵九龙发明。
彭大川怕赵九龙不知道:
“那样做虽方便,药效却不如汤药。在保存上也比较麻烦,不如干药材。”
赵九龙笑了笑,什么都有个量。药丸和散的药效,并不比汤药差多少,反而还更节约。
至于保存?
“我知道一种方法,可将熬制的药弄成丸,稍加烘干,再放入蜡水中过滤一遍。不说其它,保存一年绝无问题。”
田七点头附合:
“按九爷所说做,除了药效稍有不足,在任何方面,都不比汤药差,完全可行。”
赵九龙想到一个很大的商机:
“你们整理出各种病的好药方,传令各地官府,广进药材,我们要大量造药。”
药方大家不缺,舒无果问:
“九爷要卖药?”
“不错,我们不但要卖药,还要大卖特卖,卖到金国去。以后,我们的军费,就靠它了。”
大家呆住,没人相信,赵九龙的野心能实现。
……
赵九龙的野心很大,不但让各级官府在本地收药,还专门成立一个收药办,在各地广收药材。
他将药的事,当成不得了的大事来做。
建了几个大型窑坊,大烧瓷瓶。
为此,赵九龙还自己设计瓷瓶,用来装各种药。
另外,赵九龙还建立两个造纸坊。
宋朝是中原各种文化最鼎盛的时代,比如烧窑,甚至比后世的技术还好。
造纸这些东西不稀奇,这样的人才,济南并不缺。
只是赵九龙的要求很高,府衙大厅,他亲自接见一群最底层的人。
“草民拜见赵大人(九爷)。”
这群人全是造纸匠师,赵九龙去民间造纸坊看过,现在的技术他不满意。
“大家不用客气,坐下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