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红日高挂,十多骑走在一条大道上,已有好一会没了语言。
“九爷,你有心事?”
邵青从未见赵九龙这样过,没忍住嘴。
赵九龙长叹一声,他现在想的事,比他穿越过来的事更得保密。
今生今世,只能烂在肚里。
“没什么,我在想如何收复汴京。”
邵青几人对望一眼,一脸的不信。
赵九龙平时想国事军事,都欢喜和他们一起讨论。
这两天想的事,半分没泄露。
前方走来一大群人,终于将赵九龙的愁事打断。
“你们是哪里人,要去何处?”
这群人老弱妇孺皆有,担肩扛背,一看就是难民。
一老头叹道:
“颖州守将马长春叛变,杀了冯刺史,那里只怕又要起战事,我们去其它地方避避。”
颖州已被宋军收复,现在又被叛军占领,也难怪这里的百姓担心。
这样的叛乱,比两军对攻更没规矩。
赵九龙也很担心李如意的安危,加快速度,来到颖州一座小县城。
赵九龙直摇脑袋。这里已落入叛军手里,城楼头,竟打着金军旗帜。
马长春是个地道的宋将,叛变只为投金?
现在金军与颖州相邻之地,只有陈州,其它几面都是宋军地盘。
陈州也只有一万几千金军,只是王彦的兵马,就有三万多。
颖州只有数千兵马,其中还有不少散军逃军,叛乱简直是自寻死路。
赵九龙没时间管这里的事,他们在大街打了不少包。
正要骑马离开,一队官兵到来。
“你们是哪里人?要去哪里?”
赵九龙这十多人全骑着马,的确有点吸引眼球,他很低调。
“将军,我们北方的生意人,准备去临安做生意。”
年轻将领热火盯着他们的马匹,大手一挥,众兵将他们包围。
“你们这样子,像是商人?我看,是宋军奸细。全带走,我要好好查查。”
赵九龙再无法脱身事外,指着年轻将领。
“他的脑袋被驴踢了,将他拿下,好好治治。”
大家一拥而上,仅几口气的功夫,将年轻将领挟持住。
“你们想干什么?”
“跟你说了我们是商人,你不听。你送我们出城,到时自然会放了你。”
有个将领当人质,赵九龙等人顺利走出城,暂时没放这个叫乐义的叛将。
“你们的脑袋真被驴踢了?怎么会选在这里造反?打得过王彦吗?”
乐义人狂胆子小,嘴轻松被赵九龙撬开。
颖州守将马长春,以前是占山为王的老大,投了义军。
在一次对金国刘彦宗的战斗中,马长春的弟弟马长夏失踪,许多人都以为马长夏已死。
最近马长夏又回来了,没过多久,就发生叛乱之事。
“听说金国那边已带来嘉奖,封马长春为京东西路安抚使,还赏赐了不少金银。”
赵九龙已大概猜到,对刘彦宗颇为佩服。
刘彦宗轻松策反马长春,至少能为他们争取到不少时间。
无论王彦愿不愿投,这事都对赵九龙不利。
“你猜对了,我们真是是宋军,愿不愿投我们?”
“愿,我本就不想反,受他们胁迫,不得不反。”
赵九龙没听乐义忽悠:
“你会不会写字?”
可能乐义想在赵九龙面前表现:
“会,大多数的字都会。”
乐义这种人,不像徐向节那种江湖人士,赵九龙让他写一封信,让他后悔得抓狂。
“将军,这信要是传出去?马长春非得活剐了我。”
赵九龙笑了笑,他要的就是这效果。
他在信上,让乐义添油加醋,写下马长春的阴谋。
并将马长春的品性,写得那叫一个烂。
刘彦宗都能控制住马长夏,赵九龙倒不是很担心,乐义这样的人会反水。
“只要你不反,这封信自然不会传出去。”
……
赵九龙没安排乐义干什么,他暂时没时间管那些事,只是让乐义多打听情报。
一路走来,遇到不少逃散的兵马。
这些兵马,反倒成了祸害百姓的罪魁祸首,赵九龙有点担心。
这天晚上,他们赶到九泉庵,赵九龙担心的事正在发生。
九泉庵前门火光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