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九龙想亡羊补牢,最好的并非让李如意认父,是将那些皇妃公主救出来。
为能顺利完成此事,赵九龙已先一步写信给卧底严务真。
严务真被换回去后,被直降三级,成为八品末将。
并且被调离前线,就在离上京不远小县,当了个守将。
虽是末将,给皇帝写信的权力还是有。
他接到赵九龙的信和黄金后,按赵九龙的吩咐,给完颜晟写了封信。
完颜晟对这封信十分重视,接到信的第二天,拿到大殿上说事。
“严爱卿上奏,我们有不少将士,被赵九龙俘虏。”
“他们身在异国它乡,干着最累的活,吃着最差的食物,却仍未投降。我们不能无动于衷,必须将他们换回来。”
严务真在信上说得更多,说现在还是俘虏的人,都是大大的忠臣。
因为愿投降的都已不是俘虏。
完颜晟十分触动,已打定主意,无论此事能不能成功,都要升严务真的官。
大殿上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
“严将军说得是,那些都是真正的忠臣,必须将他们换回来。”
“不过老调重弹,要换他们回来,就得拿皇子去换。这笔买卖,不做也罢。”
完颜晟将众人打住:
“他们被我们抓的人不少,不一定用皇子换。朕打算派个人去,先看看他们的打算。”
……
郑州城来了一群人,将热闹的气氛推向高潮。
府衙后院,徐蕾激动中带着几分不安拜下:
“徐蕾拜见姐姐。”
徐蕾是后来者,内心有当小三的认为。
她也不知道李如意的性格,有些不安。
李如意同样不安,论陪赵九龙的时间,和为赵九龙所做之事,徐蕾远胜于她。
“妹妹不用多礼,以后,我还要向妹妹学习,为赵大哥分忧。”
两女心思差不多,很快就一见如故,成了真正的好姐妹。
前院大堂,众高层齐聚,赵宣和听到赵九龙所做之事,更高兴:
“你为八字军做了那么多事,收复汴京后,他们应该会投过来吧?”
赵九龙现在还不敢高兴太早:
“赵构一定已知道此事,要看他如何做。无论如何,联合收复汴京之事,应该不会再有变故。”
牛皋一直在郑州练兵,等不及了:
“我们可以即日发兵,先到汴京城下等他们。”
“牛将军说得是,如此,还可以给他们造成不小的心理负担。万一完颜阇母受不了,出城一战更好。”
大家士气正浓,硬拼也不怕金军。
汴京还有两万多兵马,赵九龙不想硬拼:
“可先将汴京一些县城派兵占领,将攻城器及粮草等运送过去。至于汴京城?我还想再去试试。”
赵九龙还想去汴京一趟,就算不能策反什么人,也要大搞破坏。
让完颜阇母处于内忧外患,他们更容易攻破。
赵宣和有点担心:
“汴京可不是其它地方?有那么多兵马,没必要去冒险。”
“没事,那里我已有安排。”
赵九龙将徐向节当成大神对待,一直派人监视。
到目前为止,并未发现徐向节有背叛的迹象。
目前为止,他也没安排徐向节做什么事。
说完军事,赵九龙安排一些事:
“太上皇在济南住了不少时间,我准备在那里,给他弄个雕像,以此纪念。”
赵九龙突然冒出这话,将所有人弄呆。
杨越嘴快:
“九爷,莫非太上皇真去了?”
临安那边传来的流言,大家都已听说。
赵九龙自己没说清楚,怪不得人家:
“那些话休要胡说,太上皇好好的,待收复汴京后,他就会出来主持国事。”
“太好了,”马扩很激动:
“我就知道太上皇不会有事。”
许多人很兴奋,知道内情的几人很替赵九龙急。牛皋提醒:
“到时人多,认识太上皇的人不少。”
赵宣和一点不担心,只是有些意见:
“人没死,你立雕像干嘛?”
要是以前,赵九龙可能会没好语气,他很有耐心,正面看向赵宣和:
“雕像并不一定给死人立,比如神佛,他们并未死。太上皇卧薪尝胆,为复国做了那么多事,不比神佛的功劳差。”
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