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奸宋 > 第218章 大战之前(一)

第218章 大战之前(一)

赵九龙不想白白便宜金国,他现在没时间,只能造些气氛。

他派出一些人,在金国地盘上大肆传言:

“金国朝廷不肯换回金军俘虏,故意为难。”

“某某被俘的金将在大宋自杀,写下一篇奇文。”

奇文的事赵九龙为了更能打动人,他和赵宣和联手,真以一金俘的名义,写了一奇文。

这篇奇文,起的作用不小,大致内容:

“我生活在美丽的金国,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为反抗辽国压迫,我们响应太祖号召……”

这篇文章很能打动人,以一个真实的金将经历,从反抗辽国压迫开始,到征战大宋。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将领,流血又流泪的故事。

这篇奇文在他们的宣传下,用比满江红更快的速度,传到金国各地。

这下那些反对换俘的人也挡不住了,各地要求换俘的奏折,如雪花飞向上京。

赵九龙没再等待,他动身后,他的大军已开始行动。

黎明时分,一支上千人的骑兵,夹带着残余的夜色,悄悄摸到一座规模不大的县城。

城楼上,一阵惊呼声传出:

“不好,有敌袭。”

县城很快被唤醒,四城楼上,站了不少金兵。看着城外的宋军,他们只能望洋兴叹。

一千多骑,许多骑上还有一个步兵。

这些宋军围而不攻,阵阵喊话声,在四城外响声。

“里面的金军听着,你们已被包围。赶快放下武器投降受俘……”

金军还有一个难处,这些临战区的小县城,他们也要拿些兵马镇守。

要是不派兵马,不用赵九龙打来,地方的百姓早就将旗号改成大宋。

兵力不多,每个县城只有几百人,根本生不起出去一战的心思。

有些城里的金军直接被忽悠弃械受俘。

有些傻傻等到赵九龙的大部队来,几泼箭雨下过,宋军自己打开城门。

完颜阇母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赵九龙将所有骑兵,分成五份。

晚上行动,将汴京几县的退路堵住,再派出大军后面赶来围剿。

那几县在重兵包围之下,没能逃走几人。

赵九龙的两万多兵马,已兵临离汴京最近的县城。

完颜阇母的兵马虽比赵九龙多,他没傻到出城去攻赵九龙的城池。

南边,王彦的八字军,已攻破陈州。

大将刘彦宗率两千多人突围。

其后的城池,八字军势如破竹,同样打到离汴京城最近的县城。

与赵九龙,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这天,赵九龙来到八王军的地盘太康县,碰到前来迎接他的王善。

“九爷,临安那边又来圣旨了。”

赵构想将王彦军留住,许王彦枢密使,加上国公之位。

其它人,也有不少封赏。

有上次王渊之事,这次很少有人被诱惑到。

其间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依附王渊的蒋角二将,带着几百兵马去投了赵构。

王彦在对付金军,没顾得上去追击。

“强摘的瓜不甜,他们要去就去吧。建康那边可有消息?”

上次赵宣和以赵佶的名义,给宗泽写信。

当时,赵九龙也写了封很诚恳的信,宗泽并未回信。

“听说宗老将军病重,其部下各军,朝廷已下令不得北进,就地安置。”

“病仍未好?”赵九龙叹了口气。有些事情,他也无能为力。

“我担心宗老将军那边,他不听赵构调遣。赵构只怕,已在打他军队的主意了。”

宗泽在建康一带的军队,至少已达十万,是阻挡金军南下的主力。

一旦这支军队由赵构控制,对赵九龙,可能是灾难性的后果。

赵九龙一说,王善也很担心:

“九爷何不写信劝说他?他收复河山之心,不在我们之下,定会深明大义。”

赵九龙知道宗泽绝非坏人,只是他现在没时间。

只靠写信,很难说服对方:

“待此间事了,我亲自去一趟。”

赵九龙来到军营,王彦带着众人已在此等候。

“让九爷久等了,可惜未能将刘彦宗留住,让他给逃了。”

赵九龙很佩服八字军,四万兵马攻两州一万多金军,现在还剩下三万。

这样的战绩已很不错了。八字军是攻城,金军守城。

现在金军正是强盛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