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奸宋 > 第226章 交通的一些想法

第226章 交通的一些想法

大半的新兵,已提前退伍,成为汴京城的百姓之一。

即便是以前的混混,现在也改变不少。

加上突然增加的数万大军,汴京城多了不少人。

三五成群走在大街上,谈论的只有两件事。

“赵九爷收复汴京,他说了,以后绝不再让汴京失守。”

“太上皇终于露面了,他已正式负责处理国事,每天都要在紫宸殿上朝。”

赵宣和亮明身份后,百姓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

没人再相信那些流言,大家的担心已不复存在。

赵九龙更让人佩服。现在在忙赵宣和登基之事,已有人推荐他为宰相。

这事,已被赵九龙拒绝。

大殿,赵九龙和赵宣和在商量。

“给李纲写封信,让他回来当宰相。”

赵宣和不解问:

“你不比他差,为何要他当宰相?”

“我哪有时间,”赵宣和成了太上皇,两人说话的语气仍和以前一样。

“现在我们要做的事太多。内政那块,得交给他们。我负责军中事务。”

赵九龙的形势一点不容乐观,他现在虽有十几万大军。

北方要硬抗金国的疯狂报复,南方可能还要对付赵构。

赵宣和虽亮明身份,赵构承认万事大吉。

一旦不承认?说不定会联合金国,南北夹击他们。

赵宣和愁着脸:

“就按你说的安排吧,我们还未科举。登基时,许多官职谁来胜任?”

赵九龙很干脆:

“空着,什么时候有合适的人选,什么时候再安排。”

赵宣和还算有良心:

“牵涉到的事务谁来负责?我们现在手上的俘虏多,这次换俘,可以将一些大臣也换回来。”

现在赵九龙手上的金俘,已达到恐怖的三万多人。

这几天太忙,他准备招些人过来充实军队:

“可以暂时找人代任,代任者,并不作为正式职务。”

至于那些大臣?赵九龙就没良心了:

“多数是些无能之辈,先将那些皇亲换回来再说吧。”

就算换回来,赵九龙也不同意他们继续当大臣。

靖康之变非赵佶一人的错,若非他们无能,也不会有此一劫。

赵宣和有点担心名声:

“只换皇亲,怕有人说闲话?”

这事赵九龙没想过,现在的名声太重要,他也不敢无视:

“那就整理些人出来,用我们抓的那些官员,以官换官。”

赵九龙正要离开,赵宣和还有事。

“孔梦夕小姐为我们做了太多事,不可不赏,你认为如何封赏?”

说到孔梦夕,赵九龙又坐下。

孔梦夕的确立了很大的功,若非她帮助,收复汴京的神话很难发生。

“封她个一品诰命如何?”

“诰命是封给那些官员夫人的,”赵宣和摇摇头:

“我认为她立的功劳,封什么都不为过。”

赵九龙没听懂,懒得再废话:

“你想封什么就封什么吧!”

赵宣和轻咳一声:

“你说封她个妃嫔如何?”

……

汴京越来越热闹,每天都有逃避战乱的人回来,包括一些三教九流的人。

这些人来京后傻眼,曾经的同行,全都改过自新,不再干偷鸡摸狗之事。

那帮人因为收复汴京有功,赵九龙没有追究他们以前的罪。

只是将少数死忠于金国的人处死。

但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找不到事情,又有死灰复燃的迹象。

大家可能才上朝当官,都很积极,鸡毛蒜皮的事都在上奏,有人就上奏此事。

“京城乃最重要的地方,绝不能再让它成为藏污纳垢之地。九龙,你可有办法?”

赵九龙现在虽不是宰相,已在履行宰相之责。

大家摆不平的事,赵宣和第一个想到他。

赵九龙将一些头目招集起来。

“你们愿不愿做正经事?绝不会饿肚子,勤劳些,养活家小没问题。”

这些人正愁找不到事情,哪还不愿意。

“只要能养活家小,我们什么都干。”

赵九龙将他的安排说出。

将有手艺的人组织起来,联合办一个大型马车作坊,以制造、维修各种马车为主。

其它人,成立一个马车队,专门跑马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