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母大喜,将原定于二字忘了:
“我们也是这样想,你们都拖了这么久,也该成婚了,免得别人说闲话。”
“正好,我们都在,将七妹的大婚办完再回去。”
谢燕接道:
“建康的宗大帅请姑爷去一趟,接手那里的军队。姑爷说和你们商量一下,可能要押后。”
徐母和几个嫂嫂空高兴一场,徐平倒很高兴:
“宗大帅手握十万大军,他能投过来,南方那边,我们再无忧矣。”
这几天大家都在忙,赵九龙在皇宫接待一群人。
“太上皇,臣罪该万死,请太上皇赐臣死罪。”
张邦昌开始在建康,中途被赵构召去临安为官,感觉赵构太不靠谱,又回到建康来。
原本想去找赵九龙,赵九龙在哪里都待不长,于是就在建康坐等。
听到赵九龙收复汴京的消息,最主要是赵宣和要登基的消息,赶忙赶来。
赵九龙的官员可以得到些补充了,原伪楚张邦昌一党的文官,来了大半人。
还有小半人,投了赵构。
张邦昌怕得咬舌头,虽赵宣和写信原谅了他。当皇帝、娶皇妃的特大罪,一直让他饱受煎熬。
赵宣和将张邦昌挥起:
“你虽大逆不道,后来悬崖勒马,也算有功,功过相抵了。”
“多谢太上皇,”张邦昌真心哭了。从此,他再不用饱受煎熬。
张邦昌都被赦免,其它从官自不用说。但几乎都被降级录用:
“我们收复的那些县,还差不少县令县丞,你们去地方任职吧!”
“多谢太上皇。”
对于这帮人来说,还能当个官,已是万幸。
还有一群特殊的人,解了赵宣和的燃眉之急。
张邦昌等人逃离汴京,他的那些宫女太监,也一并离开。
原本这些人要被送到临安,赵构认为她们服侍过伪帝,不要。
宗泽可怜这些人,将她们养在建康。
张邦昌来这里,将她们也带来。
赵宣和正差人手,许多青楼女子已被送到京城来,准备登基后就搞相亲仪式。
赵九龙让赵宣和先选些人进宫,赵宣和现在一心想当明君,没敢答应。
现在宫里,仅有几十个宫女太监。
赵宣和一点不择人,将她们全留下。
张邦昌正要领命而去,赵九龙将他叫住:
“现朝中差人,张大人才能不凡,可以留在朝中帮忙。”
赵九龙帮了张邦昌一把,赵宣和任命张邦昌为敷文阁直学士,从三品,也算意外之喜了。
张邦昌还未离外,外面有人等不得了,侍卫来报:
“太上皇,靖恭夫人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