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九龙第一个被点名,此时赵宣和怒气全消,脸上只有感慨和真诚。
“朕在神仙谷为九龙所救,我们吃过野草山鼠,甚至行乞骗吃以谋生。若非是他,朕早就命丧黄泉。”
“开始,他并不知朕的身份。再危险时,我们不离不弃,早就情同父子。九龙,可愿认朕为义父?”
赵九龙呆住,的确,他和赵宣和的感情已情同父子。
开始赵九龙还想利用赵宣和奔小康,后来完全是发自内心的照顾。
“儿臣拜见父皇,母后。”
郑氏也对赵九龙感激万分,她无论在金国还是大宋地界,听得最多的名字,就是赵九龙。
郑氏将赵九龙扶起:
“哀家这一路上,听说不少陛下和九龙的事。包括哀家,也是九龙所救。能得九龙,是陛下和哀家之幸,也是我大宋之幸。”
许多人对这事并不奇怪,他们虽不知内情,知道赵宣和一直在和赵九龙混。
徐蕾一大家人很激动,只有李如意呆住。
以后李如意,再也免不了叫赵宣和为父皇。
“封赵九龙为义王,天下兵马大元帅。”
这两个册封,众人皆惊。
以前一些皇帝也有义子,能被直接封王的并不多。
天下兵马大元帅更牛,赵构就曾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只有皇帝和其亲子才能担任。
赵九龙自己也很惊讶,远超出他的意料。
赵宣和这两个册封,已将赵九龙当成亲子。
有八人被封爵,王彦、马扩、牛皋、邵青、梁兴、袁晟、杨国安。
周游跟着赵宣和混的时间长,也被封为乡子爵位。
女人孔梦夕成最大赢家,被封为宣妃。
林香也被封为县主。
李如意和徐蕾虽没有封赏,大家知道,她们成婚时,家人也会得到受封。
文官中,年轻的虞允文官职最大,被封为参知政事。
上面的职务暂无合适人选,全空着。
人事上也有些变化,赵九龙将刘锜调去郑州,协助马扩防守。
邓州、唐州等地不置重兵,只是将那里的主要官员补上。
众人皆有册封,赵宣和的朝廷,基本建立起来。
原本赵宣和要写讨伐赵构的檄文,大家认为,他们现在的状况,赵构不来打他们就不错了,暂时没招祸。
另有一人的册封仅在赵九龙之下、宗泽,被封为天下兵马副元帅。
只是宗泽现在还在建康,怕传出去对他不利,这道圣旨,由赵九龙给他带去。
皇宫,几个高层密聊。
“最近金在相州等地增兵,为防止他们袭击郑州,再向郑州增援两万兵马。”
如此,郑州的兵马已达三万两千人,有马扩和刘锜两员大将,赵九龙暂时可以放心。
袁晟说出一事:
“金国大将隆烈,梁敬等人大举进攻河北,现有大半地方,已落入他们之手。为防他们攻青州,在青州应增加兵马。”
赵九龙的大军离开赵州后,赵州、德州等地轻松落入金军之手。
赵构为替他掩盖罪证,将滨州刺史钱谦抓到汴京演了场戏。
钱谦将所有罪,加到自己身上。
赵构倒是洗得一些名声,钱谦被抓走后,金军进攻滨州,滨州官兵不战而降。
现在,金军已快打到青州地界来。
当家才知油米贵,赵九龙那点兵根本不够用,他只得向青州再增派一万五千兵马。
有五千,还是从东路那边抽取。
和密州加起来,有四万大军。就算遇袭,至少能挨到济南那边去支援。
“明日我就去建康,王将军在建康军中颇有威望,王将军与我一道。”
王彦在义军中的威望很高,赵九龙接手建康军后,不可能长期留在那里,想让王彦带领。
王彦倒没意见,只是有些事不知道:
“接手建康军后,南边之事如何处理?”
赵九龙叹了口气,以前他们还幻想,赵构会来负荆请罪。
看这样子,可能如宗泽所料,赵构会讨伐他们。
“此事,先接手建康军再说。”
赵宣和才坐上龙椅,很不想赵九龙离开。只是这事太大,宗泽点名要他去。
“朕想早点解决换人质之事,你去后,换人质的事由谁负责?”
赵宣和昨天大哭一顿,郑皇后说起她们在金国那边的生活,简直是惨不忍睹。
三十四个公主,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