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洪水退去,已过两天。这两天时间岳云兄弟俩,成了赵九龙的超级粉丝。
兄弟俩也赢得大家喜欢,特别是李如意,将岳雷当成她未来儿子的横版,直接将他接进自己的马车。
一行人渡船到对面,又遇到从建康来报信的人,形势比他们想的更严峻。
宗泽死后,杜充赶到建康府,拿出任命圣旨:
“封杜充为江南东路安抚使,总领江南东路大小事务。”
此时宗颖等人已带着宗泽尸体离开,就算在,只怕也无心管这些事。
王彦一脸凝重:
“临安那边,不可能如此快接到宗大帅的死讯,将圣旨送来。莫非,圣旨有问题?”
许多人的想法,和王彦相同。
赵九龙是这方面的专家,他最懂行。
“圣旨不一定有假,可能是道空头圣旨,只需填上内容即可。”
众人恍然大悟,这道圣旨,内容都可以先写,只需最后填上日期即可。
吴子期恨声道:
“看来,临安那边早就在谋我们了,杜充一定已被他们收买。”
这些事已不用怀疑,事情对赵九龙越来越不利。
一些将领,送宗泽去老家,并不在建康。
听吴子期的意思,宗泽的托付者杨进是个耿直之人,未必能斗得过笑里藏刀的杜充。
大家没走多远,建康那边第三批派来的报信人赶到。
对方还未开口,大家的心已凉半截。
“杨将军、王将军他们被抓走,现在军中,已由杜充完全接管。”
临安那边派人来传旨,传旨的地点选在城外。
杨进一干人跑去接旨,被禁军控制住。说他们牵涉到一些事情,要带去京城审问。
一些将士虽准备反抗,被杜充劝住。
传旨之人,赵九龙非常熟悉,是鼎鼎大名的秦桧。
吴子期差点气晕,直接开始骂皇帝:
“赵构那卑鄙小人,竟如此待我建康军?我们这就去,将那些贼子除掉,救出杨将军他们。”
“不可冲动。”
赵九龙也非常后悔,他要是不参加赵宣和的复位大典,至少能在宗颖等人离开之前赶到,就不会出这些事了。
有秦桧那样的人设计,杨进等人败得不冤。
“现在军政大权,已完全落到杜充之手。我们这样去,一定会自投罗网。”
连杨进等人都被抓,赵九龙去?只怕会尸骨无存。
吴子期恢复一些清醒:
“九爷只管安排,我们一定听从。”
赵九龙没客气:
“我们的人化整为零,分批进入城中,先看看城中情况再做决定。”
赵九龙算漏一人,他以为,秦桧只是来传旨,阴杨进等人。
……
建康府,是南边抗金前沿的中心,最大的城市。
比现在的汴京更热闹,这里最多兵时,有十多万大军。
几乎是从北方逃难来的人,必来之地。
随着汴京被收复,宗泽离去,这里已远不复以前。
但比起许多大城,这里仍很热闹繁华。
一骑奔进府衙,大厅内,几双利眼,紧盯着报信人:
“赵九龙他们数十人已渡河,后来他们分散,我们未能追踪到他。”
“废物,”杜充骂了报信人一句,转向另一人。
“秦大人料事如神,知道赵九龙会来。只是现在我们失去他的行踪,如何是好?”
赵构等人已猜到宗泽有投赵宣和的意图,早就注意建康。
这里关系到十万大军,赵构将他的得力大将秦桧派来。
秦桧虽已助杜充掌管大军,猜到赵九龙会亲自来。
杜充未必斗得过赵九龙,秦桧不放心,并未回汴京。
“他们有那么多人,怕什么?吴子期和宋兴的家人在建康,只要盯紧那里,自然会有收获。”
杜充的脸因兴奋而发红,赵构已明确否认赵宣和,一口咬定赵宣和是赵九龙弄出来的山寨版。
对赵九龙已开出,和金国同样的天价悬赏。
“我这就下令,在建康城内严查,不能让他们有半点可乘之机。”
秦桧看着杜充,不带鄙视,只是笑了笑:
“这样做会打草惊蛇,对付赵九龙那样的人,我们要外松内紧,半点马虎不得。”
……
赵九龙化整为零,让大家进入建康城,他自己却没进去。
倒不是他怕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