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九龙眉头大皱,徽州是第一个派人来说的州,提出如此条件?
原本这是小事,就怕答应后,其它州纷纷效仿。
以后青楼工作不好开展,不变他们的职务?以后说不定会出乱子。
李如意不解:
“他们为何要提出如此要求?就算调到其它地方,也并不一定比原来的地方差。如此做,反而会受到猜忌。”
张业说出有点奇葩的原因:
徽州的文官被青楼东家收买,成为青楼的保护伞。
赵九龙以往在其它地方,都喜欢将原来的武将换掉,用他的人顶上。
武将怕丢掉军权,提出第二个条件。
双方一拍即合,一边提一个条件,结成同盟。
这事,张业已给赵九龙想好解决之法:
“九爷可暂时答应,待接手后,再收拾他们。”
赵九龙感觉这是个馊主意,出尔反尔的事,他也不敢做。
“你回去给他们说,建康军的将领我放心,就算调去其它地方,同样会掌握军权。至于青楼?”
青楼现在已写入律法,赵九龙更不能退让:
“青楼必须查抄,我答应大家。在江南东路查抄的青楼女子,全部与本地军人相亲。”
李如意又眼大亮:
“赵大哥这主意不错,与本地军人相亲。就算那些武将不愿意,下面的士兵也会答应。”
“九爷高明,”张业也听出这主意的好处:
“那些文官怎么安排?”
武将的担心还算有道理,文官直接违反律法,赵九龙不会容忍:
“别管他们,哪些和青楼东家有勾结,你给我查清楚。那些人,以后一律不用。”
……
建康的事,比他们想的还复杂。
张业离开后,池州被杨进等人说服,举州投过来。
秦桧也派人去劝说另几州,许了大堆好处。
那几州虽未立马拒绝,也未答应下来,都在犹豫。
张业到了徽州后,做两手准备。
一边与武将联系,说出赵九龙开出的条件。
另一边在军中散布赵九龙的承诺,众士兵激动了,特别是那些还在打光棍的士兵。
娶妻是人生中最大的事之一,这年头娶妻很不容易。
富人可以有三妻四妾,穷人说不定一辈子也娶不到老婆。
大家已知相亲的好处,武将还在考虑,众士兵已聚集到军营请愿。
众将没办法,只得答应投赵九龙。
文官急了,赵九龙没一句提到他们。还想着唆使武将不答应,可惜已晚。
现在算是给自己打工,众将士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第一时间查封所有青楼,没人再买那些文官的账。
……
赵构派去与金国和谈的人,已达成初步协议。
全面停止两国战争,联手夹击赵九龙。
金国很会为赵构考虑,这事可以只让最高层知道,不用传出去,以免影响到赵构。
赵构还有一个大喜,他的生母贤妃韦氏已被送回。
金国已同意,待与赵九龙的战争开打后,再送他的一些至亲回来。
赵构已迫不及待,已派人催促建康那边,让杜充和秦桧快点稳定军心,出兵攻打赵九龙。
派去的人没两天,建康那边派人来。
“皇上,赵九龙已控制住建康的兵马。杜充被抓,秦大人现已去宁国府,誓保那两万大军,归朝廷所用。”
秦桧说得再好,赵构也怒不可止。
“他们已掌握建康军,为何还被赵九龙夺去?”
报信人将秦桧教的话说出,赵构立马下达一道残忍的命令:
“传旨,灭了杜充九族。”
秦桧将他在江宁失败的负责,也推给杜充。
将他自己,说成无权无势的孤胆英雄。
秦桧想要权的目的达到,赵构下旨:
“封秦桧为江南东路安抚使,不计一切代价,给朕将建康军抢过来。抢不到,也要毁掉他们。”
……
成功收复池州、徽州后,又一州已被众将说动,已有投过来之意。
宁国府那边,杜充派去的四人,只回来一个中年男。
“他们说杜将军被赵九龙抓,劝降他们,并非将军的本意,他们不会投降。”
杜充大怒,那些人不投降,他没有利用价值。凭他犯的事?满门抄斩也算轻:
“其它人呢?”
中年男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