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人:
“这事我们讨论过,怕有些官员为营利,拿着朝廷的药,到外面售卖。”
“许大人太小看人了,大家都是饱读圣贤书之人,岂会做那样之事?”
不爽许进明的人不少,许进明扫了众人一眼,冷笑道:
“那些贪官何尝未读圣贤书?在利益面前,读什么书都没用。”
棣州的官员看呆,许进明和几个官员,就为这点小事,与一大群朝官争吵起来。
吕范暗自摇摇头,他也不认为,大家会为那点小钱,做出如此丢脸之事。
只是现在,还没他们说话的资格。
赵九龙的态度,才能决定一切。
“我们可以对医疗业做些改革。”
虞允文对赵九龙的改革最感兴趣。赵九龙改革的交通、驿站虽还在搞,大家已看了不俗的成效。
现在汴京已和周边地区,建立起交通网。
为能装下更多人,现在的马车设计得非常轻便。
上面仅有几个木架,撑了张油布遮风挡雨。
解决许多人吃饭问题,汴京四周的城市,也因它们而快速成长。
“王爷有何计划?”
赵九龙将后世一些东西说出。
军医局和太医署合并。现在的太医署,大半的太医是人军医局抽出,没必要独立。
将军医局划归太医署管,大家都没意见,只有军医局的人意见不少。
再次扩大医疗队伍,扩大的规模,谁都没敢去想。
“每县必须成立至少一个官方药铺,暂称为卫生室。所有的官员及其直属亲人,军人、衙役等官方人员,皆可到卫生室就医,可以成本价的基础上,再减免两三成药价。”
全惊呆,赵九龙这已不是改革,简直是在对医疗业,动大手术。
铺天盖地的质问声袭来。
“这得要招多少大夫?一时哪有那么多的大夫人选?”
“每县建立一个卫生室?只怕会引发各地的药铺不满,说朝廷在与民争利。”
赵宣和也加入进来:
“如此做,虽能防止官员贪腐等情况,差的那笔费用不小,朝廷能支撑起?”
赵九龙听得耳朵发麻,刚才他只是随口一说,越想越觉得有必要这样搞。
“大夫可以从各地药铺中招揽,统一由朝廷发薪俸,可以保底加提成。”
赵九龙以前搞出的保底提成那一套,已被京东路的商人广泛应用,大家并不陌生。
“这对各地的药铺,的确有些冲击。朝廷并没有赚钱,反而是亏钱,并不存在与民争利。”
“谁敢反对,都是自私自利之人,交由当地官府处罚。”
“至于银子?我们以后在药上赚的银子,足以供应这笔费用。”
只要钱的问题能得到解决,没有哪个傻子会反对,几乎一致同意。
“皇上,王爷说得是,完全可以如此做。”
赵宣和也很兴奋,只要此事成功,他可以尽收天下官员之心,获得巨大的名声。
“就按九龙说的做,此事,由九龙全权负责。”
听到负责二字,赵九龙的脑袋开始痛了。
这仅仅是赵九龙医改的第一步,以后,他要在这个世界,实现全民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