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待开干:
“旁边弄个柜子,可以存放衣物。”
赵九龙来到前方,赵宣和的十六抬大轿已停在一旁,正在和一壮年男交谈。
赵宣和兴致很高,指着壮年男:
“九龙快来,你可认识他?”
赵九龙有点无语,假装看了看:
“应该没见过,只是好像有点面熟。”
赵宣和大笑:
“他叫赵子偁,是岐王五世孙,新兴侯曾孙。从南边赶来,以后,你们多亲近亲近。”
赵子偁带着一家人,向赵九龙行了个大礼:
“拜见义王爷。”
赵九龙明白赵宣和为何如此高兴了,
这是赵氏皇族的宗亲,是赵匡胤一脉。
赵宣和没忘记赵九龙忽悠的,他老爹是赵匡胤那脉的弃子。
赵宣和这是想给赵九龙,介绍些亲戚过来。
同是赵匡胤一脉,他们比赵宣和更亲。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赵九龙知道赵子偁的身份后,心血有点来潮,感觉和对普通人是不一样。
有点不可思议的是,在一个少妇怀里抱着的小孩,只有两三岁大。
像和赵九龙很亲热似的,伸出手就要赵九龙抱,被赵子偁赶忙打住:
“伯琮不得无礼。”
赵九龙感觉新鲜,将小孩接过来:
“这孩子机灵,叫什么名字?”
得到赵九龙夸,一家人大喜,少妇抢着回答:
“他叫赵伯琮,是老爷次子。”
“赵伯琮?”赵九龙呆住。
赵构的儿子死了,抱养一宗亲之子进宫抚养。
后来一直没生小孩,这个幸运的义子,继承了皇位,庙号宋孝宗。
宋孝宗最初的名字,就叫赵伯琮,后来才改为赵昚。
怀里抱着的竟是宋孝宗?赵九龙手有点发抖。
赵九龙对赵伯琮的印象不错,赵伯琮是南宋最好的皇帝。
可惜虽当上皇帝,仍被太上皇赵构压制。
导致北伐屡屡受挫,未能收复中原。
赵伯琮在赵九龙怀里很听话,圆圆的脸带着满满的笑意,竟用小手指指着他:
“龙、龙……”
估计叫的是“咯”,此时全都听成龙。一家人大急:
“伯琮住口,叫王爷。”
其母张氏要将赵伯琮抱过来,被赵九龙拒绝。
赵九龙惊得一逼,他以前不怎么迷信,来到这个世界,有点疑神疑鬼了。
“难道宋孝宗是我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