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并未劝我们也投过去。”
赵九龙有点不爽南宫望,看在南宫至志小两口份上,南宫望的侯爷之位,赵九龙已建议保留。
人家送上门,一句好话都舍不得说?
“常将军可知,侯爷为何没劝?”
常森瞪着赵九龙:“你是何人?”
“他是义王爷派来的李大人。”
“难怪你要说谎,这么快就想攀高枝了?”常森冷笑:
“李大人此话何意?”
赵九龙要是再将这四千人捞到,秦桧补给张俊的那两万兵,也就差不了多少。
“侯爷是放不下脸,怕你们为难。”赵九龙叹道:
“你们忠于赵构,早就忘了靖康之耻,一心要联合金国攻打我们。侯爷若是劝说?你们的脸往哪里搁?”
这话将南宫至志惊呆,常森大怒:
“你这混蛋,来人,将他拉出去斩了。”
“且慢,”赵九龙给自己刀下留人:
“要死也死得明白些,你们说,我哪点说错了?”
常森狡辩:
“靖康之事,我们一直记得。并非是我们联合谁攻你们,现在是你们攻我们。”
还好,被赵九爷这一说,几个冲进来的士兵没动手。
“这么说常将军认为,赵构没联合金国攻我们?”
“没有。”
常森死不承认。
赵九龙再次拿出李邦彦的信,没想到这次不灵了。
“我们怎知,这是李邦彦所写?又如何知道,他是不是被你们威胁才写出?”
赵九龙大笑:
“我想错了,以为大家仍保赵构,只是不知他所做之事。原来赵构那样的人,并不止他一人。”
常森倒没什么,常化成被说得脸色阵红阵白。
赵构做的那些事,根本不用谁的书信来证明。
“皇上虽一时有错,以后定会明白过来。”
赵九龙鄙视常化成一眼:
“他不会明白,反而是太上皇已成明君。你们不保太上皇,只是因为太上皇重当皇帝?”
这借口太荒唐,赵九龙觉得很不可思议。
“一个已成明君,一个无可救药。明知这些事,仍要一条路走到黑?”
赵九龙一字一句说:
“现在不投过来之人,就算以后投过来,也会留下一生的污点。”
赵九龙说完,大步走出主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