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箭靶。
后来,有人将这种箭靶取名为:
“徐氏箭靶。”
有些人对赵九龙的另一个规定更激动,在离箭靶五十米外,有一条红线。
每条红线旁边,还有编号。
一次三十人,站在红线外开射。
每个人都非常珍惜前面的五箭,不但能练手感,还能熟悉弓箭、天气等等。
若是没有这五箭,神箭手也不一定能全射中红心。
若是十支箭全中红心,就算后面的不比,也能提为将。
随着第一声弦响,一支支箭射向目标。
三十支箭,有数支直接脱靶,连报数声也没能享受到。
徐蕾在点将台上点评:
“十三号不错,虽只射了个八环。看他射箭的动作,以前一定经常射箭。”
看到这些人射箭,赵九龙突发奇想:
“我们从这次射箭高手中,选出一支弓箭队怎么样?”
徐蕾不解:“我们不是有弓箭兵吗?”
她们不止有弓箭兵,赵九龙对远程射击非常重视。
赵九龙最清楚,数百年后,甚至再过一两百年,再不是短兵器的天下。
就算那些步兵、骑兵,也都要学会射箭。
特别是在她们守城时,城楼上拿箭的,不一定是专业弓箭兵。
“我的意思,培养一支神箭兵,在大战时,专门向敌人放冷箭。”
赵九龙怕徐蕾听不懂,打比喻。
两个高手在大战,要是突然飞来一支箭?就算只射痛一个,另一个也能得到一次极好的机会。
赵九龙的卑鄙,让徐蕾很是脸红。
“这好像是偷袭,为江湖人所不耻。”
赵九龙白了老婆一眼:
“这是军队,不是江湖。只要能减少我军伤亡,什么手段都可以用。你觉得如何?”
还好,徐蕾现在也不是个光明正大之人,越想越觉得赵九龙这主意好。
越大的战争越混乱,突然冒出这么一支奇兵?到处去搞偷袭?说不定能扭转败局。
“这主意太好了,若是成立这么一支军队,定能让敌人闻风丧胆。”
敌人会不会闻风丧胆不知道,左右的将领侍卫,看着小两口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