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现在才拿出那些人写的劝降信:
“我们要劝降更多的人,希望他们能以那些人为戒,不要再对钟相效忠。”
……
和赵九龙有联系的人被抓入大牢,对众将的监视已放松。
这天,一将领接到赵九龙的劝降信。吓得不知所措。
赵九龙写了两封信,还有封信是劝说信。就算不同意投他们,最好不要将信交给钟相。
交给钟相,非但对他们没任何损失,对交信人会非常不利。
现在钟相正是多疑之时,谁交上信都不会有好结果。
最重要的是,如此做会得罪赵九龙。
到时钟相势败,一旦清算下来,那些人会按国法处置,满门抄斩。
如果不交出信,不投降的人,最多自己没命。
若投降,大小可能还得当个官。
赵九龙的脑袋,简直是天衣无缝。
他的劝降信,落款时间提前了十多天。
另一封劝说信是现在的时间,但笔迹并非赵九龙,也没赵九龙的章印。
就算有人交上去,一定会惹大麻烦。
为何以前不交?至于另一封信,连笔迹都非赵九龙所有,钟想会相信?
他们对钟相也没信心,剩下的这些人,没人不怕赵九龙秋后算账。
接到信的人虽多,没任何人上交。
这天,一个要命的消息传来:
“赵九龙在辰溪、卢溪的大军,正向辰州城进发。”
钟相为提升士气,做了件事。
辰州军营最大的操场人潮涌动,一个个看着点将台上,不少人露出兴奋之色。
“大圣要做法了。”
点将台上,摆了个很大的祭台。
祭台四周插有几根很高的木杆幡旗,还有几个香炉,将点将台搞得乌烟瘴气。
台上的钟相穿着一套黄色法衣,手拿一把金剑。双手大开,对着天空不知念叨些什么。
钟相的面具,已被赵九龙捅得残破不堪。
有些人暗自鄙视他现在所作,只是不敢说出来。装着一脸兴趣,跟着大家起吆喝。
只见钟相脚踏七星步,对着空气就是一番劈砍。
隔得近之人,还能听到他的吼声。
要是赵九龙在,保证会羡慕忌妒恨。钟相的瞎吼,居然也是一首诗:
“脚踏七星上苍穹,寻仙访友兜率宫。太上老君急如令,力助千军斩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