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九龙虽不在,他搞的那些东西并未停止动作。
汴京城越来越繁华,已快恢复北宋时期汴京的盛况。
在如此短的时间能达到这样,没人不满意。
有些人甚至上奏,放开青楼,让汴京多出一道风景。
现在汴京虽有青楼,远不如以前。
里面的人,大多是年老色衰,生意简直一落千丈。
还好赵九龙的威望太高,此事没能通过。
这天,君臣又听到一个好消息:
“韩世忠夫妇率三万兵马夜袭长安,已成功收复长安城。”
众人大喜,长安和洛阳的地位,并不比汴京差多少,绝对在临安之上。
算地理位置,收复长安后,可节制西夏和西边的金国,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和平时一样,大家首先夸的不是韩世忠。
“义王爷真乃在世伯乐,识人之明,无人能及。”
“伯乐算什么?义王爷是天神下凡,什么样的人才都逃不过他的双眼。”
赵宣和对赵九龙越来越满意,也越来越惊讶、放心。
岳飞韩世忠有多大的才,就连和他们关系不错的李纲也不知道。
赵九龙从未和他们见过面,不但知道。一投过来,立马就让他们当一军之帅。
如此信任?从古到今也没出现几起。
凭赵九龙的本事,加上他的识人之明,要重新建国立朝很简单。
赵九龙没那样做,赵宣和已完全相信他的话、
赵九龙是赵宋皇氏的后人,流着和赵宣和一样的血。
赵宣和唯一有点不爽的,既然有这层关系,赵九龙为何不早点给他说。
“封韩爱卿为兵部侍郎,咸宁伯。夫人梁红玉为正五品宁远将军将军。”
大家虽夸赵九龙,对韩世忠应得的封赏,都没有反对。
李纲建议:
“如今我们的地盘,已快接近西夏。可遣使者去上趟,至少不能让他们倒向金国。”
以前赵九龙也想到过西夏,只是对方已和赵构建交,和他们并没有任何边界利益,没派人去忽悠。
现在他们已有足够实力,引起西夏重视,赵宣和没有反对。
……
郴州城的情况,和其它地方大不一样。
这里就像一个贼窝,街上卖东西的都没几家。敢卖的,全是有后台之人。
不少散兵游勇在大街上游逛,吃东西从来不给银子,一般人都不敢在这里做生意。
在这里,赵九龙根本不敢骑马。
除非是自己人,谁骑抢谁。
一行八人打扮得入乡随俗,也被一群叛军盯上。
“你们是哪里来的?”
赵九龙找了个靠山:
“龙门山寨的人,来此采购一些东西。”
一年轻人质疑:
“你们的老寨主不是才去吗?你们怎么没穿孝服?”
“缺孝服,正要来此采购。”
总算将这帮人忽悠过去,赵九龙找了间不起眼的客栈住下。
当天晚上,就有人来查房。
还好赵九龙带着两个当地人,若全是外地口音,很可能阴沟里翻船。
杨广得杨幺的忠告,在这里搞得很严。
赵九龙住了一夜的城内,第二天就搬到外面去,还穿了一身孝服,总算没人来找晦气。
大街上,一大队兵马,护着一辆马车来到一座酒楼,从马车上下来两个年轻人。
“王爷,那人就是钟子昂。”
赵九龙将目光转到另一个年轻人身上:
“此人是谁?”
“向友文,郴州才子,是钟子昂好友。”
一番打听,向友文在郴州的名声不错。曾劝说钟相,均贫富不要搞得太激进。
许多富人只被均了财富,没被搞死,向友文有很大功劳。
赵九龙不敢直接去找钟子昂,将目标打在向友文身上。
这次赵九龙没去家里,以文会友,给向友文递了封请帖,挖空心思写了几句:
“把酒议天下大事,对月问人生小理。”
这两句不错,成功将向友文骗到城外一座荒山上。
一张小桌,几碟小菜。冷风飕飕,赵九龙头系文士系,手拿一把折扇。
话还没说,已让向友文刮目相看。
“你就是李运李公子?”
“正是在下。”
没什么好吹的,赵九龙将向友文劝钟相的事拿出来,大赞一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