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兵马。”
赵九龙也没猜到,会逮住房松这条大鱼。
现在有房松帮忙,郴州之事,已用不着钟子昂。
“你那些兵马,有多少人愿听你的?”
“大多是些旧部,至少大半愿听我命令。”
大半已不少,赵九龙不再等待:
“我们可以收网了。”
……
“报,赵九龙大军向我们这里进发。”
这消息传来,杨广又紧张又兴奋,他早就在等这一天。
赵九龙就如一把悬在头上的刀,不落下来,杨广等人只会越来越紧张。
“快去向大将军汇报。”
“我去,”钟子昂自告奋勇站出来:
“我带些人去请援军。”
自从上次损失四千兵马,钟子昂天天都叫嚷着要回水寨,杨广已听够,巴不得他离开。
“大公子小心,一定要尽快通知大将军他们。”
钟子昂离去没多久,陈盛跑来:
“将军,大公子带了一千人出城。”
杨广一巴掌打在桌上:
“他去报个信,带那么多人干什么?”
“我也问过他,他说赵九龙诡计多端,说不定会派人堵截去求援的人,多带些保险。”
杨广正要派人去追回,房松出来当老好人:
“大公子所说不无道理,一千人而已,随他去吧。”
钟子昂带着他的一千亲信离开,房松比杨广更积极:
“我去通知大家来商量。”
大战在即,任何一支军队都要招集人安排,这事很正常。
陈寓信有一事不解:
“赵九龙几乎从未硬攻过城池,他的兵马不比我们多多少,怎会想起来攻我们?”
为对付赵九龙,他们打听过赵九龙不少事,杨广一脸凝重:
“军师之意?”
“只怕赵九龙又有什么奸计,”陈寓信突来灵感:
“此人最善于擒王之计,凭我军那些人?一旦控制住我们,就会是一盘散沙。”
杨广惊呆,他对自己的那些手下也没信心。一群匪军,真要是将他们控制住,下面那些绝对投降。
“如此说来,赵九龙在这里有内应?军师可猜到是谁?”
还好,陈寓信的智商摆在那里:
“我怀疑,陈盛三人已真投了赵九龙。”
杨广不用再考虑:
“快将那三人抓起来,严刑拷打。”
陈寓信还提出一事:
“为保险起见,聚首商量就不用了。只我们几个商量即可,其它人,以传令的方式。”
杨广深以为然:
“去请房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