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将领不肯用命,折家几次败于金军。
折彦质也被人弹劾罢官,秦桧为了对付赵九龙,又将他启用,领一万五千兵马守庆元府。
“折将军是个忠义之士,一心抗金,对内战颇有微词。”
赵九龙知道大宋折家,但不知道折彦质。听邵隆对他的评价,生出几分希望:
“若派人招降,他可答应?”
这事没人有把握,赵构现在对许多人都不放心。
“折将军家人在临安,可能已被监视。折彦质为家人性命,只怕不会答应。他和李相之间,曾有些过节。”
赵九龙的希望又被打消大半,折彦质兵败后,曾被人弹劾免官。弹劾他的人,就是李纲。
现在李纲为相,折彦质只怕不会投过来。
“大家给熟悉的将领写信劝降,若能投过来者,待遇从优。”
……
庆元府衙后院,一团白影,在被花草包围的空地上翻腾。
白影如雾,枪影如电。只能听到阵阵破空声,如梦如幻。
此时若是赵九龙在,保证会对这道白影兴趣大起。
只见枪风带起一网片落叶,如百十道暗器扑来。
白影瞬间刺出七道朵枪花,将这网落叶刺成一篷粉末,消散在风中。
一道声音传来:
“三少爷,老爷找你有事。”
人枪尽收,出现一个年轻人。
“父亲有何事?”
“好像是李纲写信来了。”
折守信有些惊讶:“李纲与父亲向来不和,他怎么会写信来?”
大厅,折彦质将一封信递给折守信:
“李纲想让我们投过去,效忠于太上皇。”
折守信看完信,多出几分怒火:
“他这些大道理,三岁小孩也明白。娘她们被赵构留在临安为质,我们绝不能听他们之言。”
折彦质长长叹了口气:
“无论是太上皇还是皇上,都是他们的家事,我们不想掺合。可惜,现在无法置身事外。”
折守信想到一法:
“秦桧定非赵九龙对手,他若败,我们挟兵威胁,迫使赵构放了娘她们。”
折彦质犹豫一会,很快摇摇头:
“不可妄动,说不定太上皇父子会言归于好。若做了那些事,天下之大,再无我们容身之地。”
折彦质说完,一壮年将领拿着几封信到来:
“大帅,赵九龙派人来了。”
折家父子又惊又喜,接过信一看。
“赵九龙打算先对付我们,向将军,来人可离开?”
向必武点点头:“他送完信就已离开,我没敢去追。”
“好好,我们不妨将计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