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伯彦的兵马太多,皇宫的战斗已接近尾声。
张浚带着两三百人,被困在一座大殿内。一个禁卫高举白旗,从殿内出来。
“我们不打了。”
打不打汪伯彦无所谓,他没看到想要之人,咆哮问:
“赵九龙在哪里?”
张浚提着一颗人头出来:
“义王爷已被孔彦舟放走,孔彦舟一心给汪相作对,已被我们处决。”
悲催的孔彦舟,当了大家的替死鬼。
汪伯彦抓狂了,打了半天,赵九龙已逃走?
一旦抓不到赵九龙,他们的心血将会付之东流。
这次不一样,已将赵九龙得罪死。就算他们现在举旗投降,赵九龙也不会再饶过他们。
“快去给我找,一定要找到赵九龙。”
汪伯彦匆匆跑到后宫,赵构一家人看到他领兵到来,大喜。
“朕终于没看错人,汪爱卿他没背叛朕,朕现在就封汪爱卿为王。”
现在封汪伯彦为皇帝,他都没心思受封。
“皇上,那李运就是赵九龙,他现在已逃。”
全呆住,赵构又恨又急。他要是早知道,宁可和赵九龙同归于尽,也不让对方逃走:
“快封闭城门,就算挖地三尺,也要将他找到。”
还好城门那边,汪伯彦来皇宫时就已准备好。
“皇上,那些事你就别管了。你们就在这里,哪里也不要去。”
赵构脸色大变:
“汪爱卿,你这是何意?”
汪伯彦为了投赵九龙,将忠于赵构的那些人全弄死。
现在全军都已知道,他们要举军投赵九龙。
一旦将赵构放出来,还会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什么意思都无所谓了,抓不到赵九龙,大家都得死。”
汪伯彦拿出一张空白圣旨:
“军营还有些顽固之人,你写道圣旨,将他们听命于我。”
汪伯彦将杜世雄几个老大弄死,还有几千忠于赵构的士兵不愿降,被他们关在军营。
现在就算苍蝇那点肉,汪伯彦也不想放弃。见赵构迟迟不愿写,汪伯彦大怒:
“再不写,我就将她们全杀死。”
这下赵构听话了,乖乖写下圣旨。
悲催的赵构非但没出去掌大权,又被软禁,现在他才后悔。
“悔不该不听母后劝告,若是早点放弃,也不会有现在之祸。”
韦氏已是泣不成声,她刚才一直在劝赵构,让他放下仇恨。先保命,其它事以后再说。
赵构以为他还有几万大军,就算他死,那些人也可以为他报仇,死活不答应投降。
现在汪伯彦对他们的态度,不比赵九龙强多少,甚至可能更危险。
“希望赵九龙早点打败这些叛臣,落到他手里,总比落到这些人手里强。”
……
皇宫平定后,汪伯彦已能腾出更多人。为赶时间,他就在皇宫调兵遣将。
一骑拿着军令,从皇宫奔出来,向城门方向跑去。
还未走出皇宫的范围,从后面奔来一骑,将传令士兵一把抓下马。
呼延通搜出军令,大大松了口气,向弗府奔去。
“大人,军令得到了。”
他们的大军即将到来,赵九龙必须要派人出去报信。
徐蕾她们一旦心急,说不定会强攻城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赵九龙将令箭递给吕崇胜:
“你们几个出去报信,顺便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到外面去。”
吕崇胜不解:
“大人为何不一起出去?”
虽只有一道军令,多出去几人绝无问题。
“我留在这里,还有些事情要做。”
不放心赵九龙,弗家人一直都在他的眼皮下,弗格玉好奇问:
“你留在这里还有何事要做?”
赵九龙没直接回答:
“你们想不想立功?”
“不想,”弗格玉想也不想拒绝:
“我们只要平平安安,不想冒险。”
弗家也有几百个侍卫,这些侍卫只凭身材,也不在那些精锐将士之下。
赵九龙想利用一下。
“现在我们已是一条船上的人,不平定乱军,一旦我们被发现,你们也会跟着倒大霉。”
弗格林脸色大变,再次赶人:
“来人,快将他们赶出去。”
“晚了,”赵九龙端起他忽悠来的葡萄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