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春见妈妈跪在灵棚下,便拉住要扑过去找妈妈的夏夏和秋秋。
“听姐姐的,先去穿衣服。”
肖奶奶也跟着来了,她担心沈妮,想着自己来了即使帮不上忙,也能帮着带带孩子,让沈妮安心些。
这几天,沈妮一个人要操心所有的事,就是一个大男人也会找不到门道,何况是一个孩子呢。
肖奶奶被孝子引进门,里边缝孝服的人,立马就给几个孩子量尺寸做衣服。
春春从门口看出去,妈妈垂着脑袋一动不动的。
她想妈妈一定很难过吧,爸爸不在,只有她能帮妈妈了。
“夏夏,一会你跟着我,要是我忙,你就和太奶奶带好秋秋,别去找妈妈。”春春就像一个大人似的叮嘱着夏夏。
夏夏比秋秋懂事,她知道太外婆死了,妈妈很难过。
她也知道她们来这要给太外婆磕头。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不能找妈妈,但是听姐姐的就对了。
她重重点头。
秋秋装满小星星的眼睛看着两个姐姐,小手手塞进她们的手里。
沈妮感觉眼前一暗,一抬头就看到三个孩子。
“妈妈!”夏夏和秋秋一起唤了一声。
春春没说话,看了眼沈妮,走在她身侧,挨着跪下。
夏夏又挨着姐姐跪下。
秋秋看了看两个姐姐,她走到沈妮跟前两只手手抱住妈妈的脸颊,看到妈妈红红的眼睛,她糯声糯气地说道:“妈妈不哭,秋秋陪着你,姐姐也陪着你。”
沈妮一早上没哭,此时看到几个孩子懂事的模样,眼泪不能控制地往外流。
“妈妈不哭,给太外婆磕个头吧?”
秋秋走在沈妮的另一侧跪下,听话地磕了三个头。
沈妮这才看见肖奶奶也来了,她坐在纸盆跟前,拿着纸往盆里放,一边说着什么。
沈妮听不清,但是看到她老人家落泪了。
沈妮难过的厉害,怕孩子看见,她借着磕头,伏在地上,任由泪水打湿地面。
“妮妮妈,你怎么来了?”
“我来给妮妮她奶奶烧纸,送送她老人家。”
听到刘彩娥来了,沈妮抹去眼泪,跪直。
“那你不用穿孝服了,你现在走去了高家,穿孝服也不合适。”
“老太太之前是我婆婆,一直都是,妮妮他爸走的早,就妮妮一个,我总得要帮忙。”
此时上祭已经停了,阴阳师的讲话也完了,孝子们开始烧纸。
沈妮跪着没动,三个孩子看着妈妈。
“走,去给太外婆烧纸。”沈妮牵着秋秋,娘几个一起在灵棚里重新跪下。
肖奶奶拍了拍沈妮的头,安慰道:“别难过,你奶奶肯定舍不得你掉泪,让她安心的走吧。”
“奶奶,谢谢你带三个孩子过来。”
“谢什么,我是你奶奶,肖锋那小子不在,这么大事也不在,奶奶不能喊他回来,只能帮你带带孩子,你只管忙你的,孩子有我。”
“春春,赶紧扶你妈起来回屋喝点水。”
春春和夏夏听到太奶奶的吩咐,连忙站起来扶沈妮。
沈妮站起来后去扶肖奶奶。
“您也回去歇歇,外边热。”
刘彩娥见被沈妮忽略,面子上过不去,心里暗骂一声死丫头,面上却不动声色地喊住沈妮。
“妮妮,我也是才听说你奶奶的事,这就赶了过来。”
奶奶一直觉得沈家亏欠了她妈,既然这样,那来就来吧,她也不赶人,但要是以此为借口做其他的事,她定不饶。
沈妮没她,回屋去了。
身后传来族里的婶子们安慰刘彩娥的话,“孩子从昨天到现在都没合眼了,看着还像生病了,疲乏的很,你也不要放在心上,让一个孩子办这些事,太难了。”
既然沈妮没赶人,族人也没赶人,任由她去了。
刘彩娥望着沈妮的背影,嘴唇动了动,似乎有事要说,却不知该怎么开口。
刘彩娥没待多久就走了,借口回去要割草喂牲口。
沈妮自始至终都没和刘彩娥说一句话。
……
晚上,肖奶奶带着秋秋和夏夏在邻居家睡去了,春春不放心沈妮,就陪着她。
夜逐渐加深,还起了微风,沈妮让堂哥把春春送去邻居家。
春春走后,陪伴沈妮的,只有灵棚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