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整个南郡更是要接纳中原地方的流民,所以除了我等北边的,南阳其他地方皆免一年赋税,另外特困户每月可领一定数量的低保粮。”
老伯说起来特别激动,旁边不时有人一起附和。
更有流民已经越过了宛城,还向着宛城方向磕头行礼。
还有太多的政策,有的已经实行,有的正在筹备,但每一项目都是利民工程。
天下无一诸侯如此!
百姓,流民,刘修一视同仁,他说都是大汉子民,是大汉对不起他们,是他刘修对不起他们。
只能行力所能及之事。
刘修占据南阳,将一些尸素未餐的全部革职查办。
最让百姓认可的还是那些新上任的县令,年轻却实干。
不贪污不腐败,一心为民。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老伯上下打量了一下诸葛亮,猜测道:“你应该是刘将军召来的文人士子吧,一路上我们在都见过很多了。”
诸葛亮微微颔首,算是默认了。
“好好干,咱们刘将军是当今一等一的好官!”
“爷爷快点!”老伯还想在多说几句,却被前方的孙子给催促着。
只好应声赶了过去。
“先生,怎么样?没骗你吧,我家公子就是一等一的聪明人。”阿六得意的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听到别人夸他家公子,比夸她自己还要高兴。
不一会,府衙内,刘修接到侍卫禀报,门外有人自称诸葛亮的求见。
“快请他进来!”
刘修闻言大喜过望,蹭一下站了起来,激动道。
“遵命!”
“慢着!”
侍卫刚要离开去请诸葛亮进来,却见刘修绕过案牍,“还是我亲自去接吧!”
刘修兴冲冲的跑出门外,就见一人长身而立,身姿飘然,果然气度不凡,顿时眼睛瞪大。
诸葛亮目光闪动,躬身道:“南阳野人诸葛亮前来请罪,还望将军见谅!”
“孔明果然来了!”
刘修一把扶住诸葛亮,激动道:“哈哈哈…孔明勿怪于我就好,吾真的是日思夜想,可算把你盼来了,快快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