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三国:麒麟帖 > 第二章:麒麟秘帖

第二章:麒麟秘帖

——那是一支长长的芦苇管,里面全掏空灌注了蜜蜡,使它成为照明工具,这芦苇蜡烛在麒麟阁随处可见。但是密室里的蜡烛显得特别了些,它的光芒耀眼而雪亮,因为闻到隐隐的鲸鱼腥味,我在一念之间就联想蜡烛里一定掺了鲸鱼油,这就是我聪明过人的地方,许多时候无需点拔无师自通。这时候我眼睛就落在桌案上,那上面整整齐齐摆放着一套道袍:茶叶青曲裾宽带续衽钩边饰有卷草如意图案道袍,上面同样端端正正叠放着一顶扁平的莲花冠和一条南华巾。在一旁放着一双雪白的白布袜和一双漆黑如墨的船形云鞋。另一边道观道长的标配一样不缺:束发盘髻用的核桃木簪、沉重厚实的生铁仙钵以及乌黑发亮的漆木规,它们安静地摆放在一块落日红镶金丝红布上,这块落日红布也是道士做道场时必不可缺的道具。它们在鲸鱼油蜡烛下静静地散发出一种诡异而神秘的幽香,让我禁不住一阵阵悸动。师傅此时揭开搁在道袍上的莲花冠,然后将手心里握着的麒麟帖小心搁在上面,郑重地托着它,将它扣在我手心,用力按了按,眼神里千言万语我分明感受到了。我将麒麟帖握在手心里,他说:“每一个间谍都有一款麒麟帖,你要盖印时可以用任何办法,墨汁、草汁或者花汁。实在没办法可以是咬破手指流出的血,或者你像我这样哈口气也可以,颜色不重要,只是麒麟帖图案永远不变。在绝密情报上盖上麒麟帖,是魏国间谍向国内发送情报时最后一道程序,因而情报在魏国又统称麒麟帖。”他示范给我看,拿起麒麟帖在嘴边轻轻哈口气,然后重重拍在我手心上,一枚麒麟帖便清晰地印在掌心。我凑在鼻前闻了闻,闻到了隐隐的墨香。师傅说:“是和田徽墨黑色玉石雕刻而成,你闻到的就是徽墨的清香。”我点点头,我闻到的确实是浓郁的徽墨清香。

眼看着行期将近我变得越来越坐立不安,恐怖时不时像麒麟岭下无边无际的海水一样包围了我,我想去找我的好友庞少白吐露心事,他多年来是我无话不谈的朋友。他是魏国造墨大师,他的墨庄就在离麒麟阁所处的东莱郡不远的泰山郡。我选择在大雾弥漫的清晨从麒麟阁出发,经潍水过渡时才发现情况不对,摆渡人无休无止的摇橹让我顿起疑心,而遥遥不及的彼岸更不知远在何方,我们的渡船在大雾弥漫的一团浑沌中毫无方向。我在渡船上焦急不安,因为时间不允许我耽搁太久,在我不断催逼下摆渡人手在眼前搭起凉篷假装眺望彼岸,后来才发现其实是我中了庞少白的圈套,他对我的去向心知肚明。师傅对庞少白的心事当然也是心知肚明,只是我这个书呆子一直蒙在鼓里。等到大雾散尽天地清明时,渡船不知道在此岸还是彼岸停泊下来,我发现水岸上是一处清幽所在:三五棵弯弯曲曲的苍松,四五块丑陋不堪的巨石,两间草棚藤蔓缠绕,一架竹篱紫花缤纷。我站在郁郁葱葱的松树下问摆渡人:“这是何处?”摆渡人把渡船系好,拍拍手对我说:“这个我不能回答你,你好自休息,自有人来回答你。”摆渡人将我引进草棚内,一个青衣小厮当即捧出饭食,不过就是一蔬菜一豆腐,另外还置有半瓶浊酒。事已至此我也不问明朝,反正心静即安,就取杯自斟自饮,几杯酒下肚人已半酣便倒头即睡。

睡到半夜时分我在梦中闻到了徽墨那种带着艾草的清凉芬芳,那种薄荷与艾草的药香我非常熟悉。睁开双眼一看,幽暗中一缕苍白的月光像刀锋一样从门缝中劈进来。我大吃一惊,就在离我面孔的上方,一张熟悉的脸含着静静的笑意俯视着我,散发出的那种独特墨香让我知道他就是庞少白。我在月光中一把握住他的手:“少白兄弟。”他用手指按住我的嘴唇不让我发声,他仍然凝视着我,手也不曾离开,它在我下巴上停留了一会,然后在我脸颊上轻轻抚摸。这一晚的后半夜我们同床共枕,他握紧了我的手说:“仁兄,实在出于无奈我在潍水渡口设了这个局,贤弟不忍心让仁兄到吴国去送死——空空道人心黑手辣,他为了实现他的目的却让你送死,千万别上他的当。三国鼎立三十年来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我知道仁兄本质上就是一介书生,而贤弟也是。仁兄与贤弟应该在一处世外桃源写诗作赋、修身养性渡过清静无为的一生,是不是,仁兄?”我不明白他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只好含糊地回答:“只是,这年头,哪里还能摆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他说:“有啊?离麒麟阁不到一百里的东海上,有座人迹罕至的桃花岛,那上面有飞瀑、流泉,遍地生长着灵芝草与九色鹿,没有人烟,只有少许的方士在岛上传道、悟道,那才是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麒麟阁算什么海上仙山?桃花岛才是。我与仁兄相处近十年,我最清楚仁兄的才情与学养,仁兄的将来肯定是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