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春是谁呀?你要是有种别总躲藏在暗处,你走到阳光下来,我们公开见一面。这么长时间了,你别和我玩躲猫猫。”他停了停,仿佛思考了很长时间,才说:“现在时机并不成熟,还是不必相见。你必须离开吴国,马上离开,一时一刻也不要耽搁。我一直在暗中观察你,你随便找个借口离开吴国,在路上我会在你面前现身,然后我们再详谈,好不好?你离开吴国的理由很多,回麒麟阁取药,就是最好的借口。告诉你,你的麒麟帖被人调包,麒麟明明是龙首、鹿角、虎眼、麋身、牛尾,而你的麒麟帖上的麒麟是马尾,你被皇爷怀疑为假冒。如果没有人暗中相助,你此次必死无疑。趁着现在还有行动自由,赶紧出逃。”他说完就消失在黑暗中,像他神秘出现一样。看来,我总是这样被动地等待着赤乌来寻找我显然不行,我必需主动出击,马上与他联系。我知道虽然我见不着他,但是他时时刻刻关注我的一举一动。我决定开始行动,我选择在建邺城一年一度万人空巷的夫子庙元宵灯会上现身,我根据蛛丝马迹判定自己就在赤乌严密监视下,决定走一招险棋。
秦淮河畔的夫子庙元宵灯会是建邺城的传统灯会,它传承了多少年、多少代没有人知道。我很早就知道它是建邺城新春佳节最激动人心的活动,也是漫长春节的高潮与结束。到了正月十五那一晚,一轮明月像一块玉盘高高悬挂在澄碧无垠的夜空,弯弯的秦淮河像一条蛇从朱雀门外万千鱼鳞瓦覆盖的民居间流过。两岸的秦淮人家灯笼高挂,一串串红灯笼倒映在秦淮河中,与明月光交相辉映,成千上万的王侯将相或黎民百姓、达官贵人或市井草民如虫似蚁一样倾巢而出,涌向夫子庙牌坊下,一溜儿小吃一字排开,你数也数不过来:碧粳粥、如意糕、莲叶羹、玫瑰酥、石髓羹、双脆羹、五味炙、蟹黄包、八焙鸡、望灯鸡、裹蒸粽、灰汤粽、寄炉面饭、郑家油饼、石逢巴子、锦丝头羹、十色头羹、曹家从食、鹿家包子、徐家瓠羹、段家熬物、史家瓠丝、生丝江瑶、羊脂韭饼、蟹肉馒头、丰糖瓦球、荷叶糖碗、金桔水团、芙蓉夹心——
我与丽阳公主还有随行宫女清一色民间布衣百姓装扮,夹杂在熙熙攘攘人流中出现在桃叶渡旁。丽阳公主对天上人间的良宵佳节喜不自禁,她像只小松鼠似的上蹿下跳,看到五颜六色的梅花糕,她紧紧攥着我的手指指点点:“我要吃,我要吃这个嘛。”我招呼了一下宫女,小宫女上前为她买来梅花糕,她当场就吃起来,还得意地看着我,然后递上一块到我嘴边:“你尝尝,你尝尝嘛。”我只好尝了一块。然后我们一行人下了桥,沿秦淮河畔的廊檐继续朝前走,到处是火树银花、张灯结彩,树上挂的、廊檐上挑的、孩子们手上牵的、秦淮河上漂的都是各式各样的花灯,成千上万盏密密麻麻的元宵花灯让人眼花缭乱:蟒蛇滚龙灯、虾兵蟹将灯、花鸟虫鱼灯、瓢瓜白菜灯、观音菩萨灯、悟空八戒灯、走马观花灯、花鼓罗汉灯、仙女花篮灯……丽阳公主和小宫女兴奋得手舞足蹈,一个小女孩拖着一盏兔子灯从眼前跑过,一边跑一边唱着童谣:
秦淮十里路,
十五花灯出,
月亮照灯海,
疑是天仙处。
丽阳公主买了一盏青蛙蜗牛灯,也跟着唱起来:
秦淮十里路,
十五花灯出,
月亮照灯海,
疑是天仙处。
我叮嘱宫女们快快跟上公主,别在灯海中走丢了,然后只身一人来到一排花灯前。我知道每一盏花灯下都有灯谜,猜中者可得奖品。我先是游戏了一番,在一条“牧主搬家”灯谜前略略站立了片刻。这条灯谜是打一前辈人名,我没费周折就猜到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马上脱口而出:“司马迁。”坐在一旁的老先生向我道贺,并送上一盏田螺蜗牛灯作为奖品。他面前的桌案上备有纸墨,我知道此时此刻在身前身后密密麻麻人流里正有一双眼睛死死盯着我的一举一动。我提起狼豪毛笔略一思索,便用小楷留下两则没有谜底的灯谜,一则是:
赤乌非鸟,
栖身何处?
另一则是:
头生双旋,
相见无期。
我刚刚搁下笔,老先生看了看便对我说:“这个倒不像谜面,你有谜底吗?”我说:“当然有,只是我暂时不便公开,我先将这谜面挂上,谜底就在我心里。”我将灯谜贴上田螺蜗牛灯,将它挂在秦淮人家楼廊下,然后就裹挟在人流中离开了此处。我在午夜时分夫子庙人潮渐渐散去时分重新回到了这里,果然在灯谜反面得到回复。他的回复也是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