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陈丽带着三个孩子摘菜,忙碌一通,赶在天亮前将菜都摘好,整齐码放在筐子里。
“你们两个回去睡觉,今天大姐带你们二姐去卖菜,卖菜赚钱了给你们买糕点吃!”
安排两个小的回去睡觉后,陈丽带着陈清将菜一一搬到牛车上。
牛车驶到张婶子家门口,他们已经将菜搬出来等着了。
看到陈丽陈清,张婶子立刻笑着打招呼,“大姐儿真是能干,昨晚你叫平安给我传口信说借了牛车我还在想你会不会驾车呢,没想到你还真会!”
陈丽自然会,前世灾难基本毁掉了现代文明,人出行大多靠的是步行,条件好些的也有牛车马车。
在基地工厂上班时,陈丽就被安排驾着牛车当运输员。
那时候觉得日子苦,没有盼头,现在却很感谢那些经历,正因为有了那样艰难的岁月,她才学会了很多生存技能。
思绪从回忆中拉回,陈丽应道,“是这头牛性格好,不然我也不敢租,婶子,你们快些将菜搬上来吧,省的到城里太迟耽误人家做生意。”
“哎!”张婶子说着手下动作更快了些。
天还没有完全亮,微风习习,吹去了夏日燥热。
陈丽和陈清互相靠着在牛车上打盹,陈林在驾车,时不时发出咴儿咴儿的吆喝声,张婶子拽着绳子坐在牛车车尾,时不时掀开草帘看看下面筐子里的菜,脸上笑容怎么都掩盖不住。
渐渐地路上牛车马车多了起来,有背着背篓的行人经过,他们边走边闲聊,应该都是去城里卖东西的村民。
陈清这时候已经醒了,正兴致勃勃四处张望,这是她第一次进城,心里激动的不行。
见陈丽也醒了,陈清忍不住问,“姐,已经到城里了吗,人好多!”
陈丽往周围看看,摇头,“还没到呢,不过快了。你再睡会儿吧,等会到了我叫你!”
陈清哪里还睡得着,眼睛亮晶晶的,好奇看着来来往往的人。
这时张婶子已经跟陈林换了位置,牛车在她驾驶走的很稳。
张婶子闲聊,“我娘家就在前面那个村,当年我也是猪油蒙了心,那么多相看的人,非看上了你们陈叔,嫁到陈家村那个小村子,进趟城都费劲。”
陈林呵呵笑,不接话。
张婶子又道,“想当年我在村里也是一枝花,如今年纪大了,不行喽!”
“哪里的话,张婶子你现在也是一枝花呢!”陈丽不由道。
张婶子哈哈笑,手里小鞭扬的更欢。
说话的功夫,已经远远看见城门了。
“到了!到了!”陈清很激动,恨不得站在车上。
陈丽怕她动作太大掉下去,紧紧拽着她衣裳。
进了城门,需要给五文钱牛车才能驶进街道。
这时张婶子犹豫了,作势就要下车,“五文钱,怎么不去抢?牛车就停在城门口吧,我们力气大,东西自己搬。”
陈林听他娘的,跳下车就要把菜筐往下搬。
陈丽见状赶紧阻拦,从布袋里拿出五文要给守卫。
张婶子拽着她不让给,小声道,“大姐儿,有钱咱也不能这样花,你将钱留着买米买面,你陈林大哥力气大,让他帮你搬。”
陈丽无奈,“婶子,咱们是来卖菜的,不是来玩的,菜送的早人家掌柜一高兴没准还会赏你几十文,但要是耽误时间送的迟,影响人家做生意,到时候不光钱没了,菜也卖不出去!”
说罢见张婶子神情有松动,又道,“你自己算算是花五文合算还是亏个几两银子合算!”
这下张婶子不敢磨蹭了,也不让陈丽出钱,自己赶紧掏了五文给守卫,像是怕人家反悔拦自己一般,赶紧驾着牛车就往城里走。
这时天已经大亮,街上店铺接二连三开门营业。
马车走了一刻钟,最后停在八宝楼门口。
见到是陈丽,店小二立即陪着笑迎上来,作势就要将她带到楼上包间。
陈丽掩着嘴咳嗽一下,给小二使眼色,“今天我带了人来,就不上去了,你把刘掌柜请过来,我来送上次说好的菜。”
眼前这位姑娘年纪虽然不大,但却是店里的贵客。
现在八宝楼生意这么好,靠的全是这位姑娘拿出的香料。
小二不敢怠慢,将人安排在大厅坐下,忙不迭去后院找掌柜的。
看到店小二对陈丽这般点头哈腰,其余几人惊讶的连话都不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