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家伙吃的好,长得自然也壮实,虽只有一个月,但是脸上肉嘟嘟的,很是可爱。
众人围着奶娃娃看,诸如以后长得指定好看,一看就是有福气的之类的好听话跟倒豆子一样往外倒。
张婶子嗓门大,冲韩氏喊,“韩家妹子,按理说孩子满月得外祖来剃胎发的,你这也没个娘家人在,我们陈家村的人也算你半个娘家人,要不就让三叔公代劳吧!”
“好好好,就让三叔公来!”
前面几个孩子除了陈丽外,陈兴福都不曾重视过,再者家里没钱,孩子们也没有大办过满月宴,别说满月了就是周岁都没办。
如今老五老六有福气,竟然赶上了这样大的喜事,韩氏高兴的嘴都合不拢。再者陈家三叔公人品好,又供出了秀才儿子,让他给两个孩子剃胎发,韩氏也觉得很合适。
三叔公笑的憨厚,黝黑的脸上褶子挤成一堆,拿着小刀的手有些发抖。
见大家都看着自己,原本就紧张的心现在更紧张了。
“你别抖啊!小心给孩子头皮刮破!”三叔婆道。
这一句,让三叔公更下不了手了。
“爹,你就当是在给我和大哥剃头,别担心,一样的!”
眼看着两个孩子都要哭了,张怀宁不由开口。
三叔公深吸几口气,颤巍巍在孩子头上刮下来了一小撮头发。
这也怪不得他怕,小孩子脑袋只有巴掌大小,似乎一碰就要伤到,他实在下不去手。
院子里众人的情绪都跟着三叔公手下的动作变动,见头发剃下来,大家也不约而同松了口气,开始讨论起自家孩子当年剃胎发的过程。
剃胎发其实也就是意思是意思,三叔公剃了一小撮后,剩下的便不管了。
这时候有人问,“孩子满月就要上户籍,名字取好了吗。”
韩氏急忙回答,“让陈家村的秀才老爷取得,想是取好了。”
秀才放在整个州和京里不算稀罕,但是在村里却是很少见的,所以大家都叫声老爷。
不过陈怀宁却被这声秀才老爷叫的耳尖发红,要知道马家村可是出过举人的,自己一个秀才算不上什么。
心里虽羞赧,但他还是立刻从怀里掏了两把赶制的银锁出来,银锁只有拇指大小,上头雕刻着祥图案,用红绳串着。
锁上头各有一个字。
“女孩儿单字瑜,名为陈瑜,男孩儿单字瑾,名为陈瑾。只愿两个孩子能如珠如玉,光彩照人,德行美好!”
说话间,陈怀宁同刘氏一人一个将锁揣进孩子襁褓里。
银锁在城里人眼里虽然不是什么贵重物件,但是两个加在一起少说却也值一两银子。
韩氏推拒说太贵重了,被三叔婆笑着打哈哈揭过。
放在几个月前,韩氏哪怕生了孩子,他们顶多送点粮食吃食看看便罢了,但是今时不同往日,韩氏虽跟以前一样,但她家大姐儿却很是能干。
先不说买了这样大的一院房子,单是有本事带着和离的娘和弟弟妹妹离开陈家村在离城近的马家村落了户就能看出是个主意大的。
更何况她给村里人的那个菜种也神奇,村里有不少不愿意花钱同陈树买菜种的,偷摸借了比人家的对照着去城里买,跑断腿都没买到。
还有大姐儿那肥料,加一点进去,菜叶子长得快不说,产量都高了。
这才一个月不到,村里但凡费了心思种菜的,都赚了不少钱!那陈树如今更是买了牛车,还张罗着盖房子要娶媳妇了。
所以让儿子花钱给两个孩子打把银锁也是三叔婆的主意。
跟韩氏交好,跟她家大姐儿交好,以后没准还能有陈树那样的好运道!
取了名,韩氏就将两个孩子抱回屋了。
陈丽看人来的差不多了,便张罗着上桌。
席面总共十二道菜三道汤,基本按照八宝楼最高规格备菜。
荤菜八个,为了打响八宝楼卤菜招牌,准备了卤肥肠、卤猪卤鸡爪、卤鸭头、卤鸡鸭胗、卤猪耳朵五种。
除了卤菜,还有清水煮虾、红烧鸡,酱肘子。
素菜用的都是陈家村送来的,准备了四道,分别是蒜泥黄瓜、西红柿炒蛋、蒸韭菜、凉拌西兰花。
汤有两荤一素,鱼汤是席面最开始的养胃汤,中间加了道骨头汤,最后是南瓜甜汤。
这些菜式大部分是陈丽提了一嘴后八宝楼胖厨子研究出来的,南瓜甜汤是陈丽今日临时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