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她这般笃定的模样,顾长衡微微颔首,心中却掀起一片不小的波澜,她还真是跟从前大不相同,仿佛就连性格都有所转变。
不过这次回家不能多待,最好马上能就启程,越快越好,于是话不多说,几人很快便开始收拾东西,与此同时,江如玉带着两个孩子即将要离开的消息,也传遍了全村。
就在他们要走的当天下午,院里一下子来了好多的乡里乡亲,大家就事先如同说好了一般,人比以往任何时候来的都要多。
“如玉,我们又来麻烦你了,我们知道你就快走了,以后村子里少了识字的人,我们要是再想写封信,恐怕就要跑镇子上去了,唉,挺突然的,你怎么说走就要走啊!”
“就是,也不早些跟我们言语一声,我们也好来帮你们拾掇拾掇东西呀!”
“可不是嘛,我还以为听岔消息了呢,下午地里的活我都没顾上干,就赶紧来了,如玉,你再帮我写封信吧,以后可就没机会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虽说都是来央着江如玉帮忙写信的,可话语里的浓浓不舍之意,但凡是有心人,都能听得出来。
江如玉见状,立刻就将桌子从屋里搬了出来,能在临走之前为乡亲们做最后一点事情,也不枉于他们相识相处一场,“有啥麻烦的,只要我还没走,有能帮得上忙的就只管来找我,你们的事儿就都是我的事儿,来吧,大家挨个来,我一定帮你们把信写好!”
闻言,大家掏出准备好的纸笔,依次递给了江如玉,顾长衡在一旁见到此番情景,心中微微一惊,这是他从前从未看到的。
他在一边继续收拾着东西,一边又时不时的抬头向人群这边看看,看着她时而低头书写,又时而抬头仔细聆听乡亲们的口述,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她如此认真的模样,不禁的有些看呆了。
不多会儿的功夫,江如玉便帮大家都写好了信,这时大家又听到了二大娘的声音。
“如玉,家里也没啥贵重的,这是我家母鸡昨个刚下的鸡蛋,你走的时候带着吧,以后要是再想吃这纯种的土鸡蛋,可就不容易了!”
说着,二大娘就将满满一篮子的鸡蛋,递到江如玉的手上,可是这怎么能收,她急忙后退,并连连摆手。
又听另一位乡亲也开口了,“我也准备了一些山货,都是山里最常见的,你一块带走吧,以后咱们乡里相亲的,这见面次数可就少了!”
“可不是嘛,一想到以后可能面都见不着了,我就想掉眼泪,如玉呀,这些日子你帮我家写了好些信,给你礼物你也不要,现在你马上就要走了,这一点不值钱的心意,你可一定要收下!”
另一位大嫂揉揉眼睛,满脸的不舍,同时也把手上的一个大编织袋递了过来,这是自家纯手工做的粉条,做起来可费事了。
江如玉看着大家这么舍不得自己,心中也感动不已,“各位叔婶儿,还有嫂子们,怎么说我也是这儿土生土长的,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回来看你们的,你们的这些东西,唉……”
她有些左右为难,乡亲们拿来的这些礼物,她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如果坚持不收,岂不是浪费了大家的一片心意。
而此时此刻,顾长衡就在不远处望着这一切,他完全没想到,江如玉现在已经和乡亲们相处的这么好了,看来自己当初同意再给她一次机会,是对的。
正思量着,他的胳膊肘被人碰了碰,微微低头一看,正是顾春花,她也指了指不远处,低声说道,“看吧,我可没说瞎话吧,你媳妇现在真的是不同往日了,她现在可真是跟以前大变样!”
“远的不说,就说这群人吧,谁能让他们这么心服口服,愿意往外掏东西,长衡啊,我看离婚的想法你就打消吧,这么好的媳妇,现在打着灯笼也不好找!”
一边说着,顾春花也望着不远处,不住的点头微笑,这段日子以来,她可是一直盯着江如玉的,就生怕她只是为了去随军,才故意摆样子给大家看。
可事实呢,人家可是真心实意的在做改变,不仅能跟乡里乡亲融洽相处,对顾延安和顾海燕这两个孩子,那也更是没话说。
所以她是从心底里接受了江如玉,再者说了,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既然这媳妇现在变得这么知书达理又贤惠,那她自然也没道理不帮她说话。
顾长衡一直都没说话,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也许是在想着不远处发生的事,也许是在想着顾春花刚刚所说的话,又或许是在思考一些别的事情。
不过顾春花知道他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