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摊位你帮我搞定了?”
晚上,宋晓回家,一问李慧珍想跟她白天说的,就惊了。
宋家勇笑道。
“就靠你俩,临时要摆摊了,忙得午饭都吃不上,真能挣钱?你妈昨天就出去给你找摊位了。”
“在城南那边,位置还不错,摊位费交了一年的。”
“妈,你太好了。”宋晓直接靠了上去。
“就你妈妈好,我不好啊?”宋家勇道。“看见院里的三轮车了吗?”
宋晓点了点头。
“看见了,咋?”
“那是你爸昨天去二手店里买的。”李慧珍道。“你俩以后还能是扛着东西过去啊?”
听见这话,宋晓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
“不是,你别……”宋家勇还想说点什么,但忽然看到宋晓的泪光,立刻伸手去擦。“哭啥?你这孩子,这是为人父母该做的。”
“就是,别哭,我们说了,你和小康,手心手背都是肉,做父母的还能管一个不管一个?”李慧珍轻轻拍着她的后背说道。
“不许哭了啊,开开心心的,妈去给你做饭,咱们提前祝你明天开门红!”
宋晓点了点头,又用劲儿拥抱了一下李慧珍。
“妈,再亲一下。”
说着,在李慧珍脑门上戳了一下,李慧珍笑得合不拢嘴。
“行了行了,亲的这一脸口水,我去做吃的。”
李慧珍一走,宋晓就转向了宋家勇,宋家勇笑呵呵地问。
“你想干嘛?”
“亲一下老爸。”宋晓道。
宋家勇急忙逃开。
“少来,我可不想像你妈一样满脸都是口水,你那眼泪擦擦,还有鼻涕。”
宋晓撒娇道:“不管,就亲一下。”
“走开走开。”宋家勇嫌弃得不行。
但最后还是被宋晓给逮到,狠狠撮了一下,让他知道“社会的险恶”。
不过,晚上吃过饭,整理商品,宋晓还是弄得很晚才躺下,但她是个大心脏,虽然明天就要实验了,自己也有点儿兴奋。
但不至于兴奋得睡不着,倒是辛小梅,第二天早上,那是顶着黑眼圈一起去的市场。
问就是太兴奋。
宋晓笑她傻姑娘,两人摆好了摊,宋晓让辛小梅先靠着眯会儿,毕竟太早了,不一定有人。
辛小梅有点撑不住,也就不客气,靠在旁边先眯会儿。
“哟,好好看的衣服。”没多久,一个提着菜篮子的大妈最先看见她们的商品,过来拿着看。“啧啧,姑娘,这都是你绣的?”
她拿着的是一件绣了牡丹上去的手工衣服,确实是宋晓绣的。
而且,她跟李慧珍学了一点技巧,用不同颜色的线走边角,所以看上去,图案会更立体。
“是的,阿姨。”宋晓起身介绍道。“这些啊,都是我们姐妹自己做的。”
“您看看,喜欢的话,第一单生意,给您算八折。”
“这么好?”大妈一听有便宜可占,更加开心了。
宋晓身为活过一世的人,对做生意多少有一定了解。
尤其是在八十年代,能够打点折,是很多人愿意掏钱的一个尤为重要的原因。
“当然,我们都是实打实地做生意,讲的就是物美价廉。”宋晓说着,注意到这大妈提着的菜篮子,做工粗糙不说,好些竹片还有毛边。
宋晓便问:“哟,阿姨,你这篮子很好看啊,哪里买的?”
“这个啊,我先生自己做的。”大妈笑呵呵地回答。“挺好用的,就是用的时间久了,竹片起来,有点割手。”
宋晓说话让她很舒服,那是因为宋晓注意到她手里的提篮虽然不好,可是把手的位置磨得光亮。
这证明她经常使用,再看她提着菜篮子的姿势,如果不喜欢这篮子,她绝对不可能近乎抱着,女人的直觉很准。
因此,宋晓哪怕是诱导她买新的,也得注意说话方式。
“确实,这东西用的时间长了,有这种毛病,那阿姨考虑换一个吗?我们刚摆摊,就能跟阿姨碰上,这是缘分啊。”
“这样,您要想买的话,那也算八折,好吗?”
这大妈一听,眼睛都在发光,顺势看过去,那一个个编织得很精巧的竹篮子,一眼就喜欢上了。
辛小梅的编织手艺没得挑,有些地方还编了样式上去。
这大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