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听闺女这么一说,李慧珍就觉得,这事儿没准真能成。
一拍手,便道:“那成,你们坐着,我去你吴大妈家里找她商量去,尽量把价钱给谈下来。”
“妈,谢谢,辛苦您嘞!”宋晓笑呵呵地说道。
李慧珍笑得合不拢嘴。
“这孩子,好了,妈去了。”
宋晓随后回到桌前,跟大家把事儿合计下来。
让王大安明天就得去拿货,因为据宋晓所知,能在工厂拿货的可不只是王大安。
可别因为他们赚了钱,有人眼红,暗地里使绊子,先把人家工厂对外的份额给拿光了。
王大安表示明天就去办。
一看时间也不早了,宋晓就让他们早点回去休息,今天还是挺辛苦的。
大家都散了之后,宋晓拿出账本来,把每一笔都给详细地记好了。
然后才去休息。
第二天,她先和辛小梅去摆摊儿,王大安就去进货。
中午,王大安冒着大太阳呢跑回来了,笑呵呵地开口说道。
“宋姐,得亏了你让我今天去,要是再晚点啊,就不行了!”
“我到那儿,听我叔说,有人今天早上去工厂问过,最多能拿多少,厂子里虽然给回绝了。”
“不过,我叔说,那人啊,跟厂子里的人沾关系,下午还会去厂子里说道,我们要是再晚一点,真拿不着。”
宋晓笑了,她就知道,有的人是会这样的,别人赚了钱,是怎么看都眼红,哪怕自己可能会亏,都会高点事儿。
不过,拿到货就成,只要对方不来她眼前晃悠,那就可以不管!
“大安,那衣服呢?”辛小梅赶紧问。
王大安这才说道。
“正装车呢,我是来跟你们说一声,我找了我哥们儿帮忙卸货。”
“宋姐你告诉我,堆在哪里就成,你们不用回去。”
宋晓拿了钥匙出来给他。
“喏,就堆在咱们之前用的那个房间,足够的。”
“得嘞,那我去了。”王大安拿上钥匙,转身就走。
这事儿妥了,当晚,李慧珍也带了好消息,说是吴大妈愿意以两毛十个的价格卖给他们。
十个鸡蛋,个头大点的话,一斤是足够的,就算差点也差不了多少。
所以,这便宜啊,还真给占着了。
两个事儿都平了,剩下这两天,宋晓他们就有的忙了。
上次顾江的朋友搞来的竹子都还没用完呢,这次,辛小梅她父亲从乡下又拉了很多上来。
竹篮不是刚需,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花几块钱去买一个的,所以后面竹篮的销量跟衣服完全不成正比。
宋晓就带着他俩把竹篮个头编小点,用来装送的鸡蛋,可以粗糙点,不用花样。
这就把几人忙坏了,一连几天,甚至吃早餐的时间都没有。
到了赶集的前一天晚上,可算是把宋晓打算好的几百个篮子给编出来了。
大家熬到了晚上,辛小梅实在累得有点儿扛不住,就在宋晓家里睡了。
只有王大安回去了,因为他还得找那哥们儿借小货车呢。
“晓晓,咱们送鸡蛋就送鸡蛋,为什么还要编个篮儿啊?”躺下后,辛小梅不解地问。“我乡下确实有很多竹子。”
“这都不要钱,但咱辛苦啊,结果弄出来还是送的,亏不亏啊?”
“做生意呢,你得先学会亏,才有赚。”宋晓笑着告诉她。
“咱们啊,就当是赔本赚吆喝了,你要记着,明天虽然忙,但是一定得给人家说名字。”
“这说得多了,大家就能记住咱们,对做生意来说,名声,很重要。”
辛小梅嗯了一声。
“我都听你的,就是不太理解,你也别怪我,毕竟我上学那会儿,学习就没你好。”
“咱这样真有用吗?别赔本还赚不了吆喝,就尴尬了。”
“呸呸呸。”宋晓啐了几口道。“你这乌鸦嘴啊,收敛点儿。”
“小梅,你算过了吗?咱这买卖,能亏?”
辛小梅仔细一合计。
“确实是不可能亏,最多也就是咱们白辛苦了而已。”
宋晓轻轻用手指头戳了一下她的额头上。
“小脑瓜开窍点儿,目光放长远点,咱得让人记住咱们。”
“得让他们好好记着,咱卖的东西就是物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