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资。毕竟这可不是几十万、几百万的项目,再有钱的公司都会考虑到资金的回笼问题。特别是地产项目,那可是没有预付款的先例的,承建方都是先建后收款的,再大、再有名的房企都是这么做的。这可不像james他们以往做的项目,先收30%-50%的预付款再开工,待项目验收后再收余下款。
对于这个问题,james最清楚不过的了,他低下头,沉思了几秒,抬起头说:“是的。我不能保证,但我觉得我们应该相信他。”
“我觉得这跟相不相信他没有关系”对于james的话,陈颖急得跳脚了,但她压住了,“我们的问题不在相信或者不相信上,而是能不能让公司做这个case。”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们除了能将希望寄托在上头之外,还有其它的办法吗?”
“我觉得我们与其在这里做各种各样的猜测,还不如直接去找steven说明”sky对着陈颖和james摇头说。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应该在回来后找steven汇报情况,而不是一味的在这里自行讨论。
一番闹腾后,他们结束了不着调的讨论。最后一起去敲开了steven办公室的门。
“进来吧”steven说,“都坐吧,有什么事儿?”
james看了陈颖和sky一眼,缓缓开口:“是盛世地产caes的事儿。”
steven点点头说:“说吧,什么事儿!”
“我们今天去现场了”james说,“我们对这个case做了大概的了解。sky也拍照了,但我们遇到了点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来跟你沟通。”
steven说:“等等。你们从头说起,然后把你们的问题说说,怎样?”
james将情况向steven做了详细的汇报。
steven问:“你们的意见是什么?”
“我们当然是想做这个case”james说,看着面无表情的steven,他不知道steven真实的想法。steven有时的做事是不按常规出牌的,而且他是一个做事儿谨慎的人。前不久,一个看似很不错的case竟然给他pass掉了,但后来那个case因甲方出现了资金问题,无法再继续下去。“但我们把握产准,况且这个case太大了,也不是我们想做就做的。”
steven站了起来,说:“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将方案和预算做出来。我先跟ken通通气,看他怎么说,所以你们的方案和预算尽快出来。我会跟ken商量,回头告诉你们。”
三人离开了steven的办公室。
steven坐回自己的办公椅,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打给ken。就如他说的那样,他得先跟ken通通气,他想知道ken的想法,虽然他知道ken会赞同,但他还是觉得必须先让ken知晓。
“我这儿有个case是个较大的case”steven告诉ken,“dy、james和sky今天去现场了,具体的方案和预算很快就出来了。是盛世地产在广州的case,高档社区。”
steven在这里用的是“社区”一词,而不是小区。因为根据陈颖他们反馈回来的信息,这个case已不再是能以单纯的小区来定义了,所以他用“社区”一词。
“嗯”ken说,“你们想怎样?”
“我们希望能接下这个case。你知道,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对于战略布局而言。”
ken说:“你把case的目前情况大致跟我说下吧。”
steven说:“好的......”
“我知道了”,听完steven对盛世地产case的汇报后,ken说:“我先问一下再回你电话”
steven挂上电话等待。这个case会被pass掉吗?这一想法太正常不过了,尽管德丰公司有这个实力,但德丰公司是一个技术型的制造公司,即便这个case通过了德丰公司高层的同意,但施工部分还是得交由施工公司来做,他们的工作只是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而不是整个订单。
大约一个小时后,ken回电话了。
ken说:“这个case理论上是可以接的。就在上个月,北区刚谈成类似的case,合同本周内会签下,但这个case是与第三方公司一起签下的。我们签的是产品和技术服务。”
steven知道这是最佳的合作。可他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