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不用急着退,这一扑能让朱一军起球就已经是成功了。
侃荫第一拍杀中路直线先压一拍朱一军。
即使球速没有什么威胁也没关系,只是用来过渡一拍罢了。
好让刘鸿宇可以慢慢的退回到中场。
刘鸿宇在前场,朱一军也只能挑直线高远球。
侃荫第二拍点杀大斜线压陆念雅,立马快速冲到前场。
刘鸿宇也同时退回到了后场,只需要二拍二渡就完成了,女前男后的姿势。
混双与男双不同,当女队员被压制在后场的时候。
必须要学会前后换位,方法也很简单。
先吊或杀一拍对面的男选手,先把男选手,定在网前。
再杀一拍或者拉一拍高远球,压女选手,然后立刻冲到网前。
业余女选手水平若是不够的话,千万别攻击力男选手。
很容易被对手反控制,直接攻击女选手。
或者用力拉一拍高远球然后往前冲就好。
这一拍杀球上网,陆念雅放网很贴网。
侃荫也不敢轻易的起球,勾对角,斗网前。
陆念雅可是国青队队员,水平也是很高的。
一扑之力仍在,也可以一个交叉步,从一个对角,回扑另一个对角。
直接一搓放直线网前。
这个球侃荫若是飞身一扑,估计也能回球。
但是质量就不敢保证了!
所以她选择不扑,后而退守半场。
因为这是属于刘鸿宇的球!
在混双中,只要刘鸿宇能主动接到的球,侃荫就尽量少碰。
不管别人是不是这样子打,反正她这样子打就对了!
刘鸿宇的速度很快,往前一扑反勾对角。
一扑之力已用,这个球就算是陆念雅也扑不回去了。
好在朱一军还在中后场,他要防刘鸿宇推直线平高球。
也不可能太靠近前场,同时在中后场扑网前斜对角。
朱一军与刘鸿宇的速度差距就出来了。
刘鸿宇个子更矮,身体更轻,脚步的腾挪更灵活。
无论是启动、转身、飞扑,速度都要更快。
朱一军1.94米,身高臂长、体重大,打阵地战,有优势。
但是打这种移动战和游击战,就显得很笨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