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修仙小乞丐 > 第6章 神秘力量

第6章 神秘力量

早上的粥铺,比下午的生意更好,店里店外,坐着的,站着的,把粥铺围得水泄不通,顾客的各种要求,各不一样,要照顾到所有人,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粥铺有三张条桌,如果全坐满,至少能挤三十个人同时用餐,还不包括有些站着的,算起来,一碗粥的时间,就会有四十多个碗,筷,勺子等,都需要杨三去洗,除此以外,还要跑堂,包包子,揉面团,见啥干啥。忙前忙后,一刻也不得闲。也不知道之前两个人是怎么挺过来的。

早餐高峰已过,顾客逐渐变少,杨三小心地问老板娘,道:“张大婶,我现在可以离开吗”。

老板娘并不惊讶他要这么问,淡淡的道:“可以啊!老头子不就是让你在我们忙不开的时间,帮衬一把吗?去吧,别忘了下午回来就行”

杨三喜出望外,他有些怕这个老板娘,对老板就亲近很多。他不问老板,问老板娘,他知道,只要老板娘答应了,就等于老板答应了。

杨三拿了两个包子就离开了粥铺,一边吃一边急匆匆地往学堂跑,三里地的距离,杨三累的眼冒金星,不住咳嗽。临近学堂的门口,见昨天垒放的石头依然还在,重新站在石头上,侧耳聆听里面的朗读声,今天依然是讲读三字经,杨三也尝试跟着朗读,虽然他没有课本,只是觉得这样跟读有一种参与感。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停,今天就讲讲这一段吧”老先生缓缓说道。

老先生采用最通俗易懂的比喻,形象而简单的讲解了这一段,学童们很聪明,基本都能理解,平时在家里,长辈们或多或少都提到过相关的故事。

接下来的识字环节,是杨三最喜欢的,昨天认识了五个字,睡在床上都在回想,温习怎么写,什么意思。

同昨天一样,老先生依然只教了五个字,都是三字经里面的。

到了临近放学,杨三便离开了,又是急匆匆跑回粥铺报到。不多一会,人就开始多了起来,杨三依然是有啥做啥,一个瘦小的身影穿梭在店铺内外,他已经彻底和过去说再见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三年一晃而过,又是一个仲秋八月。

清晨,张记粥铺门口人声鼎沸,热气腾腾,顾客围着蒸笼急切地喊着自己需要的东西,蒸笼旁边站着一个身穿白褂的少年,拿着筷子,手法娴熟地夹取包子,一屉包子就各种分好,送到顾客的手中,拿到包子的人挤出人群离开,没有拿到的多有埋怨。少年又抬出一屉,各自分好,又送走一批。

食客散尽,少年露出全貌,虽然满身的烟尘油污,依然掩盖不了他身上透出的些许英气,少年长发及肩,胡乱扎在脑后,双目平和中带着一丝锐利,双臂裸露,结实而修长。

少年正是杨三,这三年里,他一直在这个店里打杂,吃穿都不愁,完全褪去了乞丐的模样。

“婶,我先走了”

三年来,杨三出门一直都是向老板娘打招呼,这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拿起两个包子,没有等老板娘的同意,就消失在门口。三年的相处,如同一家人,已经没必要那么生份。

“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去学堂了,今天去听听吧”杨三自言自语。

刚识字的那段时间,杨三几乎每天都会去爬墙偷听,随着时日的增多,一年下来,自己已经学会了三千多字,然后自己就找了很多话本,杂记,各种经典自己,增长了很多见识。

但还有很多复杂的生僻字,依然不认识,老先生很少提及,杨三知道,老先生教的是幼学启蒙,只会教一些简单的常用字,要认识更多的字,就要自己找教材自学了,所以杨三去的时间就变得越来越少,离最近一次去,已经是一月多月前的事了。

杨三心里非常感激老先生,如果说张大叔张大婶是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那么老先生就是给了自己第二次人生,因为知识可以增长见识,可以改变命运,让自己的未来有了进阶的可能。

杨三轻快地跑在巷子里,这条路石板巷子,他已经跑了三年了,周围的一家一户,一花一木都记得清清楚楚。

杨三心情愉悦,哼着小调望向不远处的学堂,看见门口坐着一个少女,她的身影在不停的抽动。杨三慢下脚步,看见大门两边的石头柱子上贴着一对白色对联。

杨三心里咯噔一下,女孩的抽泣声传入耳边,心情瞬间变得悲伤起来。

“怎么会这样……”杨三心里不敢相信这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