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接到于建学的电话。
于建学焦急地问:“货柜发了吗?”
贾勇愣了一下说:“已经发了。提货单都拿到了。”
于建学叹了口气说:“这下麻烦了。广交会的展位出问题了。”
整个上午,陈淑娜和于建学都在外面联系展位的事。下午上班的时候,他们才来到公司。贾勇给一脸无奈的陈淑娜和于建学沏了茶,端到他们面前。这时季总和周宇慌慌张张地进来了。
季总说:“别着急,我还在想办法。”
陈淑娜心烦意乱地说:“能不着急吗?货柜已经发出去了。”
于建学像是要跟周宇对质一样,说:“我问过周主任好几次,周主任都说没问题。”
周宇赶紧解释说:“我们确实有一点儿想当然了。我们是按照流程,按照时间节点申报的,我们这么大的公司在外贸部也是有一号的,谁也没想到居然没有我们公司的展位。”
陈淑娜追问道:“那你没有问一下原因吗?”
周宇说:“他们说政策性展位是根据企业去年的出口规模分配的。我们公司去年出口规模最大的项目是往俄罗斯出口的服装。因为大部分货款还没有收到,不能办理出口核销,算不到公司的出口结算规模里。
“就是已经核销的一部分,也因为出口俄罗斯算边境贸易,还要打折计算。所以我们公司在海关和外经贸管理部门那里,能够统计出来的出口规模是很小的。
“在会展管理部门看来,我们华艺公司是一个没有多少出口规模的小外贸公司,再加上我们没有出口工艺品的记录,我们申请广交会的工艺品展位就没有被批准。”
于建学不以为然地说:“这算什么理由?合着这么说,展位只分配给有交易记录的公司,其他公司连参与的机会都没有?凡事总归有第一次的吧。”
陈淑娜不耐烦地挥了一下手说:“不可能。我干了这么多年外贸,就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出口规模再小,我们也是国字头的公司,还申请不到一个广交会展位了?还是你们没有沟通好。”
周宇求救似地看了季总一眼,见季总没有表示,只好歉意地说:“是是是,我们确实是头一次办这种事,跟他们也不是特别熟悉。出了这样的事我们也挺不好意思的。”
于建学不依不饶地说:“现在不是好意思,不好意思的事。货柜已经运出去了,好几个工厂的样品、展品在里面呢,到了那边没有展位算怎么回事?”
周宇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顺口说道:“其实就损失一个运费,也没多少钱。”
于建学用带着质问的口气说:“你知道广交会期间搞到一个从bj站到广州站的铁路货柜有多难吗?”
陈淑娜也变了脸色,不高兴地说:“何止损失一个运费的问题。我们从出口工艺品的专业生产厂家拿了最好的货,拿了最好的样品。人家指着我们在广交会这个窗口实现销售,拿订单回来。工厂把东西给了我们,是相信我们有这个能力,人家才没有选择跟其他公司合作。结果我们连展位也没有,实现不了销售,拿不到订单,耽误的可是工厂大半年的生产,我们怎么向工厂交待?”
周宇别出心裁地说:“我听说在正式展馆外,还有一些展馆,要不然我们去那些展馆搞一个展位。”
于建学不同意地摇着头,他摆着手,耐着性子解释说:“不行。来洽谈业务的外商只会按照会务指南的介绍去正式展馆。你说的那些所谓的展馆,都是参加广交会的国外客商,吃完了晚饭,没事儿遛弯买个纪念品的地方。去那里参展跟摆地摊没什么区别。哪儿有正经外贸公司去那种地方办展的啊?!”
万般无奈的周宇用一种求饶的眼神看着陈淑娜和于建学说:“那可怎么是好?”
贾勇心里又犯起了嘀咕。邵燕瞧不起的何止陈淑娜和于建学。她连同样是经贸大毕业的北京人王鹏都瞧不起,更别说他贾勇了。贾勇不愿意招惹这几个经贸大的学生。人家抱着团,动辄以公司新生代,未来公司接班人自居。刚才要不是老岳事先打电话过来,他很可能就同意不住宿舍了。
贾勇不由得为老岳的强势作风有些担心。在公司老人眼里,老岳跟陈淑娜、于建学一样,是一个外来人。他能够在华艺总公司这样的地方混得风生水起,一是因为介绍老岳进公司的人,是老岳的同学,他在公司上级管理部门是个局级干部。二是因为老岳确实能干。把原来谁都不愿意管的三产公司,从濒临倒闭的状态办成了公司活钱最多的部门,解决了大量华艺总公司下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