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恁可不是俺老乡。恁差一点就是俺娃的爹。”
刘明英的同学显然没有想到多年不见的刘明英变得这么泼辣,吓得他缩着脖子朝四周看了看,生怕被他的熟人听到。赶紧给刘明英使了个眼色。刘明英就不再拿他开玩笑了。
刘明英的同学先带着贾勇和刘明英找到货柜堆场,又带他们找到了展位,他和刘明英另约了同学聚会的日子才离开了。
贾勇好奇地问刘明英:“刘姐,你那个同学是不是你以前的男朋友啊?”
刘明英笑着说:“高中同学,相约着一起考过来的。”
贾勇说:“那更是青梅竹马了。您把人家甩了?”
刘明英语气有些沉重地说:“大学毕业的时候,学校里有一个去bj工作的机会。广东的同学根本看不上。江南的同学也都倾向留在广州,毕竟在这里上了四年大学了嘛。只有我们几个河南、河北、山东的同学感兴趣。名额嘛,就一个,最后就在我们俩里面选了。
“他把机会让给了我。我们相约,他到bj来找我。我等了他几年。后来,他在这里站住了脚,小日子过起来了。他就跟我说,不想去bj了。”
贾勇问:“您等了他几年?”
刘明英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一年多,将近两年。”
贾勇问:“您后悔离开广州吗?”
刘明英沉吟片刻说:“可能留在这里生活会简单一些,从容一些。广州的商业环境好一些。我觉得我要是留在这里,随便找一家外贸公司都能做得比现在好。做外贸,语言要好,跟客户联系要勤。我能吃苦,我就不信做不起来。
“我那些同学毕业以后留在广州的,踏踏实实的,扎扎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不管是给公家干,还是给自己干,都做的不错了。人家有积累,有进步,时间一长了,差距就拉大了。没法比了。”
刘明英有些后悔地说:“像我这样的,家里没背景,自己又是个平常人,真不应该选择到bj工作。”
贾勇宽慰她说:“谁不是平常人啊?”
刘明英直言不讳地说:“季总就不是平常人。”
就形象而言,别看刘明英比季总还小几岁,她确实没办法跟季总比。贾勇听韩健说,季总曾经几度上过系统内部刊物的封面。公司资料室里,到现在还有季总做封面人物的杂志呢。
刘明英显得比季总憔悴。因为孩子小,她也没有时间和精力修饰自己。
贾勇没想到,刘明英说的她和季总的差距,还不是形象上的。
刘明英说:“季总胆子大,敢干。我做事,没有七八分的把握,不敢做。季总只要有三四分的把握,就敢干。这种把握机会的能力,我比季总差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儿。对她,我还是挺佩服的。
“你看她,一天的业务没做过,让她分管公司外贸业务。她就敢干。我想的就多。领导安排我一项工作,我得琢磨半天。能不能干好啊?干不好怎么办啊?好像生怕掉进坑里一样。
“季总就从来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她就老说,我就是一个干活儿的,领导让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出了事儿有领导顶着。她不光私下里说,她当着领导的面儿也这么说。我是亲耳听到的。
“要是我,就会想,领导顶吗?领导顶得住吗?所以,季总就能跟得上领导的节奏,我就跟不上趟儿。”
刘明英劝贾勇说:“你是不是有一点儿羡慕韩健在办公室的工作?我觉得他不值得你羡慕。他和周宇在把握机会的能力方面,也比不了季总。
“你别看季总嘴上说,领导让我干什么,我干什么。我这么多年观察下来,其实她心里是有数的。她脑子转得快的很。她有一种感性思维的能力,快捷、准确,还不留痕迹。这是韩健和周宇比不了的。他们想走季总那条捷径,他们走不了。
“你就不一样了。他们都说你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可是,你进公司的第一个脚印就踩对地方了。你看他们贸大那几个人,一天到晚,夸夸其谈,还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呢,还沉浸在高考的成绩里不能自拔呢。那都是什么时候的黄历了?
“你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跟着陈淑娜做业务。我看你没有荒废过一天,天天都有长进。时间长了,贸大那几个人和你之间的差距,就像现在我和我留在广州的同学一样了,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刘明英比贾勇早工作了有十多年。她作为一个过来人,贾勇的想法,她几句话就点明白了,说出了贾勇心里的一些顾虑。贾勇一直为自己没有一个名牌高校的学历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