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轩然大波,袁逢:“老臣欲弹劾李鸿!”(五千字大章)
“这…”
戏志才、荀攸、小郭嘉三人猛地听到贾诩的话,却是顾不得贾诩突然到来。
都被贾诩的话给震撼住了。
荀攸反应不可谓不快,猛地站了起来,惊声对贾诩道:
“文和先生,你说什么?”
“李老将军应当坐镇并州,镇压着数十万黄巾,并威慑浩瀚草原异族,李家焉会功高震主,成为众矢之的?”
荀攸自是才思敏捷,当世顶级智囊,猛地听到贾诩的话,却是震惊极了。
实在是,贾诩此话实在太过野心膨胀了。
这岂不是故意拥兵自重,有挟制朝廷之嫌?
荀攸率先对贾诩惊声问道,一旁戏志才、小郭嘉也随之震惊站了起来。
贾诩走了过来,笑意盈盈拍了拍震惊的荀攸肩膀说道:
“公达,不必如此惊疑,李老将军如此做,也实在是没有办法,毕竟为了保护李家罢了。毕竟正如你们所说,若是李家收复并州诸郡,平定天下黄巾,择其俘虏充实各郡,再攻略草原,实在有功高震主,成为众矢之的风险。”
“但是,换个思路想想,李家坐镇并州,镇压黄巾,再威慑草原异族,于李家于大汉都是大好事呀。”
贾诩看着荀攸、戏志才、小郭嘉三人,解释说道。
作为李鸿谋士,还是最先拜在李家的谋士,贾诩说是第一谋臣也不为过。
再加上李鸿对他的尊重与重用,贾诩自然会为李鸿李家谋划。
尽管才数天时间相处,但是贾诩也看出来三人皆才智惊人,历练一番后,恐不会逊色他。
贾诩是愿意助李鸿一臂之力,让荀攸、戏志才、小郭嘉对李家归心的。
而主动透露一些李家未来前途,稳定三人的人心,就是贾诩顺手施为。
尽管贾诩解释了,但是荀攸、戏志才、小郭嘉三人依旧震惊无以复加。
荀攸深吸一口气,对贾诩拱手,郑重问道:
“文和先生,敢问李老将军可是如此想法?”
荀攸如此问,一旁戏志才、小郭嘉皆齐刷刷盯着贾诩。
黄巾起义并没有多久,天下还并没有大乱,很多人还是忠诚大汉皇室,不得不说,贾诩那一句话,说的确实让人头皮发麻了,有些养寇自重意思了。
贾诩微笑看着荀攸,自是明白荀攸三人受到了冲击,摇头笑道:
“李老将军自是从未说过这话,也并不是李老将军的意思,甚至李老将军似乎从没有这个思想。李老将军只是站在一个大将军的角度,认为俘虏黄巾,填充并州诸郡恢复并州秩序,为大汉开疆扩土乃是李家所追求的。”
“至于诩刚才说的这些,却是自己看到的,诩也认为,这恰好似一种对李家的保护。可以让李家不受陛下与其他世家猜忌陷害。”
贾诩捋着胡须说道。
荀攸、戏志才、小郭嘉三人听到贾诩说这话李鸿并没有这种思想也没有说过,齐齐松了一口气。
“没说过就好,没说过就好啊。”戏志才拍着胸脯,舒声道。
确实,荀攸、戏志才、小郭嘉在确认李鸿没有那养寇自重的想法,心情缓和了下来后。
戏志才也情不自禁,感叹说道:
“不得不说,若是数十万黄巾俘虏发配并州,草原上再扶持起单于傀儡,李老将军和李家还真是要坐镇并州,陛下与各大世家都不会去动李家,不用再担心什么陷害了。”
荀攸、小郭嘉皆是深以为然,这一刻,感觉李家未来前途光明,恐怕红的发紫。
贾诩见三人样子,脸上笑容愈加浓郁了起来。
……
李鸿并不知道贾诩助自己一臂之力,让荀攸、戏志才、小郭嘉对李家归属又上一层楼。
翌日,天色一亮。
九万众背嵬军骑兵吃罢早饭,分成四部分,分别由张飞、颜良、华雄、岳麓四将率领出击。
张飞、颜良两将率领着五万背嵬军铁骑沿着官道,一路向北奔袭直射长社而去。
五万背嵬军骑兵犹如洪流般,摧枯拉朽般冲溃从附近山林中埋伏好冲出的黄巾,然后杀至长社城下。
波才确实在率领人山人海的十万黄巾军,昼夜不停的猛攻长社城。
波才虽是黄巾出身,但是也精通一些兵法,能成为黄巾主力之一,便足以说明。
但是,声名赫赫的李鸿率领背嵬军骑兵杀至。
波才便感觉惶恐,头发麻了,感觉压力巨大。
实在是背嵬军太多了,足有近十万,还都是骑兵。
正面打肯定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