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战马准备到旁边的村庄休息,负责攻打北京外城广宁门的前营国毅左将军谢君友派人来报告了,有人打开了广宁门。
刘宗敏大喜,要说这北京城也没有几个守军,奈何城墙太高大了,还有宽阔的护城河,大顺军攻打了两天,硬是一个地方都没有突破,“他娘的谢君友,请示一个屁呀?大军开进去呀。”
转念,刘宗敏觉得不对劲,别他娘的是官军设的圈套,平白无故的谁肯打开城门?“告诉谢君友,让朱成矩的人先进,没有事儿,谢君友部再跟进。”
打了多年的仗,刘宗敏也算是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了。
朱成矩何人?为何刘宗敏要朱成矩部先进去呢?
话说崇祯十三年,山东、河南、河北大旱,大旱的结果便是蝗虫滋生,因为夏季没有收成冬天便发生大面积的饥荒,袁时中率数万饥民揭竿而起,攻打开州,杀死知县郄之,后来率朱成矩、刘玉尺等人一直活跃在豫东南、皖北地区,时称小袁营。
崇祯十五年,由于抵抗不住官军的围剿,袁时中便和李自成合营了。
注意,这里所说的合营就是合兵一处,相互之间并没有隶属关系,而是抱团取暖。
李自成为了拉拢袁时中,便将自己的干女儿庞春梅嫁给了袁时中。
其实,庞春梅早就有了意中人,就是刘宗敏手下小将——标正威武将军张鼐,两个人一个村子的,从小一块长大,青梅竹马,走就私定了终身,李自成曾许愿庞春梅说等发展壮大稳定了给两个人办喜事。
义父也是父,万般无奈的庞春梅就遵从了李自成的主张嫁给了袁时中,两个人谈不上恩爱,倒也相敬如宾。
袁时中以为成了李自成的女婿,在农民军中应当受到重视,谁知道根本不是那回事儿,李自成的手下很多将领根本看不起袁时中,袁时中觉得窝囊,和朱成矩、刘玉尺商量后便带着人马趁机离开了。
得知袁时中跑了,李自成大怒,立刻派侄子李过带兵追击。
被追上的袁时中打不过李过,白天打了败仗,晚上准备夜袭,方法是用火烧,庞春梅知道了,先是请袁时中回到李营,袁时中坚决不同意,庞春梅就趁着袁时中不注意,一箭射死了他。
这时,庞春梅已经怀了袁时中的孩子,射死袁时中后,庞春梅也自杀了。
主帅被杀,小袁营群龙无首,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掉,朱成矩和刘玉尺商量后决定投降。
由于有这样的前提,被封威武将军的朱成矩和刘玉尺便在大顺军中低人一等,姥姥不亲,舅舅不爱,处处受挤兑,他们所带领的豫北民军便成了大顺军中的另类,甚至连一个正规的编号也没有,和刚刚收编的饥民编成的队伍一样被称为杂军,打仗时冲在前面消耗对方的实力,有好事了轮不到他们,就是平常的供给他们就和李自成的核心部队不一样,人家吃肉,他们连肉汤也捞不到。
既然有可能是圈套,刘宗敏自然要派朱成矩部先进城了。
朱成矩部进去了,见没有埋伏,谢君友部跟着入城,谁知道就在这时候,陆锦带领的人马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发动了攻击。
瞬间,密集的炮火射向大顺军,整队准备撤军的大顺军顿时被炸的人仰马翻,刚刚进城的谢君友意识到了不好,刚刚冲出来,马岱提刀迎了上去,刀光一闪,谢君友人头落地。
接着,陆锦带着人将广宁门堵上了。
这时候打仗,最怕的是有人喊败,从炮火中逃出来的谢君友的部下,一路逃一路招呼大家快跑,官军的援军到了,炮火太厉害了。
就这样黑灯瞎火的,大顺军各部不知道情况,瞬间各部开始了撤退,一直跑了好几里的路见没有人追击才停下了脚步。
“现在怎么办?”,刘体纯问道。
“还怎么办?全部出击,再给我围住了北京城,各部架云梯,全力攻城,先登上城墙者赏百两黄金,官升三级。”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刘宗敏知道要用重赏激励士卒。
“不可,权将军”,一个身穿铁铠甲的人说道。
大顺军百万,他们也不会生产铠甲,抓来的铁匠倒是会打,但大顺军缺少金属,所以,大顺军的普通士兵穿的都是棉甲,只有将军一级的人物才有铁甲。
说话的是大顺军前营制将军袁宗第。
袁宗第是当年李自成潼关南塬中埋伏时护卫李自成冲出包围圈的十七人之一,他们都和刘宗敏一样,为了没有拖累,全都亲手杀了自己的老婆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