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驸马 > 第18章:美少

第18章:美少

百态,锦哥哥带着我去观雪景,回来便填了这首词。”

说到这里,朱媺娖是一脸的自豪,好像这首词是她写的一样。

但朱媺娖的内心里确实把陆锦当做神一样看了。

她哪里知道,当时,陆锦一时感慨雪景的壮观,拿起笔就把老人家的《沁园春雪》写了一遍,却被朱媺娖当成了他的创作。

“太有气魄了!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太有气魄,太有气魄了!”,张嫣忍不住的赞美道。

朱慈烺也震惊了,“是有气魄,非胸怀远大的人写不出来这样的诗词。”

朱媺娖很得意,“朱慈烺,这回你信了吧?”

“信了,信了,不过,这首词说的意思好像我哥准备干大事似的。”

张嫣听了猛的一惊,感到好像确实有这个意思。

朱媺娖手指着朱慈烺,“你懂个屁!瞎联系。我问过锦哥哥了,锦哥哥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意思指的是他们那个时代的所有英雄,并不是指的具体人。”

“他说,一个时代总是离不开英雄的,一个英雄也改变不了世界,他所说的风流人物是指整个时代的所有的为了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的人,包括我们大明朝的太祖皇帝,徐达、常遇春,也包括近代那些和建虏拼死战斗的边军官兵,这些人不管是大人物,还是默默无名的小卒,只要是为了国家,只要为了百姓,都可以是风流人物。”

朱慈烺立刻附和,“对对对!刚才在路上,哥还说他不是英雄,周遇吉和袁崇焕才是大英雄呢。”

这场看似读了一首诗词,弄不好就能掀起惊天巨浪的插曲,终于在朱媺娖的解释下完美的结束了。

张嫣说道:“这首词我们几个知道就行了,千万不要传出去,免的有人说三道四,兴风作浪。”

朱媺娖、朱慈烺都点头,他们也知道这首诗词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

“长平,你再唱一首歌呗。”,朱慈烺的兴奋方兴未艾。

“这回服了?”,朱媺娖得意的瞧着朱慈烺。

“服了,彻底的服了。”

“既然你服了,我就再唱一首锦哥哥教给我的歌。”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宅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一片高梁,

十里(呦)河塘,十里果香。

哎咳! 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

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

西村纺纱,东港撒网,

北疆播种,南园打场。

哎咳! 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

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

一曲唱完,余音袅袅,不仅是张嫣和朱慈烺感到歌声的美妙,站在旁边一直默默无语的张青莲更是惊讶的不可思议。

因为,她懂音律,她也经常弹唱,但长这么大,她还没有听到过如此美妙的歌曲。

朱媺娖唱的时候,张青莲一直默默的记着曲调,她发现朱媺娖唱的歌,她是无法记下来的,因为她所掌握的曲谱是没有办法全部记述的。

一个四十来岁的女人和三个二十几到三十来岁的女人站在了西暖阁门口,他们也在默默的听朱媺娖唱歌。

她们是张嫣找来给陆锦做衣服的针工局的工作人员。

其中,四十来岁的女人是老宫女,名字叫容巧,自打小时候入宫,就一直生活在宫中,再没有出去过,属于那种长的不怎么好看出宫了也不定能找到男人嫁的老宫女。

目前,容巧是内宫二十四衙针工局直接负责给皇家重要成员服务的女官。

难道皇家的针工局还有为其它人服务的业务?

对,针工局不仅负责给皇家人做服装,还负责制作制式王服。

当然,承担那任务的是另一伙人。

另外的三个是女工,来自民间的自由女子,准确的说,她们此时的身份是皇家制衣女工,每天按点来皇宫干活,天黑前离宫回家。

她们能来皇宫干活,完全是因为她们心灵手巧。

当朱媺娖唱第一首歌《十五的月亮》的时候,这几个人就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