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最棒的,并由此闭关锁国固步自封。
难道华夏悠久的历史文明和他们有关系,我呸!
朱慈烺受到的震惊一点不比朱由检差,他知道没有陆锦,现在的他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即使夺了他们老朱家江山的李自成暂时不杀他们,早晚会杀了他们。
历史上的故事不都是这样的吗?除非你是刘阿斗。
现在,朱慈烺似乎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年流寇总是剿灭不掉的原因了,不是流寇能打,而是流寇总有兵员补充,哥呀?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你是咋想到的呢?
朱媺娖的惊讶是她没有想到她父皇的天下竟然糟糕到了这个程度,不过,朱媺娖的心情却没有朱由检、朱慈烺那么沉重,她知道她的锦哥哥能帮助她的父皇重整天下。
陆锦看到朱由检的可怜样,觉得应当安慰并鼓励朱由检一番,别让他消沉下去。
“皇上,王朝走到今天这步天地,责任不全在你。说起来,你也有你的难,你接的就是一个烂摊子,朝廷积累的有型的和无形的财富基本上消耗光了,关键的是朝纲还乱了,党政不断,朝堂没有正气,李自成、小冰河期、建虏一块来,造成你难于应付,就是太祖爷在您现在的位子,也不一定很容易。”
陆锦又说了一个新名词:无形的财富。
“面对这样的局面,您要想办法改变,墨守成规肯定是不行的,你要学太祖,该下手时,毫不犹豫,身上长疖子了,该挤就的挤。”
“你也是懂历史的人,历朝历代不管是何种方式造成的政权更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社会矛盾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如果穷苦的百姓不是到了万不得已,谁的命不是宝贵的,谁愿意去赌命?”
“现在,贫富两极分化已经是我朝最大的隐患,平常没灾没难的时候,你觉的没什么,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就会掀起狂风巨浪,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天下不乱才怪。”
“臣之所以冒着有可能战死的风险来帮你,是相信皇上你能拨乱反正扭转乾坤的。”
陆锦这么一说,朱由检的心情就好了一些,“煜儿,朕知道你在安慰朕,可是,有些事真的要像你说的那样做,会不会适得其反呢?”
陆锦明白了,朱由检还是担心收税的事儿,“皇上,改革是必须进行的,但现在我们还不具备条件,我们只有在消灭了李自成,打败了建虏,天下稳定了,才能有计划的实施,首先要稳定天下百姓的心,让天下百姓知道皇上这么做是我们他们,这样,老百姓就拥护了,一些有觉悟和见识的读书人也会赞成和拥护,执行起来阻力就小了。”
张嫣是太赞成陆锦的想法了,“还是煜儿有谋略,皇帝,哀家觉得煜儿说的对,贫富差距太大,才是造成天下出乱子的根本原因,总不能因为怕疼就让身上溃烂的伤口在那里长着吧,你不把它剜去,它烂下去会要你的命的,你就大胆的进行改革吧,哀家相信不会闹多大的乱子。”
周玉凤有点担心,“真要是那么做,会不会逼的有人再造反?”
陆锦笑了笑,“皇后,你还是不了解富人的,越是富有的人越怕死,再说,穷人得到了好处,感激皇上还来不及呢,谁会跟着他们造反?对待富人,你就要狠点,敢挑头闹事的杀他一两个,其它的就不敢了。”
张嫣笑了,“煜儿说的对,看问题透彻,皇帝要学太祖爷。”
朱由检踌躇了一下,“煜儿,你让朕好好想想。”
听朱由检这么说,陆锦知道朱由检心动了,只要朱由检能认识到了就是最大的收获,不白忙他处心积虑的讲了这么一大堆。
“皇上,我们现在的处境是比较艰难,但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臣说过,打败李自成,打败建虏,并不是难事,但天下目前的现状不改变,想实现中兴绝对是痴人说梦。”
陆锦又加了一把火,他知道在朱由检的心里,没有什么比江山社稷更重要,中兴大明一直是朱由检的梦想。
“当然了,预则立,不预则废,下一步怎么办?咱们要有一个整体的思路,一步一步的来。”
朱由检表态,“煜儿,朕知道你清楚症结所在,也有解决的办法,朕听你的。”
“皇上,你是一国之君,臣只有建议权。”
朱由检瞪了陆锦一眼,真的想站起来踢陆锦一脚,这小子,刚才损我的时候一点面子也不讲,说了那么一大堆,现在倒装起来了,“少废话,有什么建议尽管说。”
“皇上,臣以为首先要整顿吏治,而要重新唤起百姓的信任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