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顾亭闲跟着叶流萤一大早就到枫叶街去摆摊了,其实早些时候是没什么生意的,只不过叶流萤习惯了早早过来,趁着不忙的时候,可以跟周围的阿叔阿婶聊聊天,讲讲故事。
今天讲讲《凤求凰》,明天讲讲《萧十一郎》,周围的人听的开心,叶流萤自己也讲的开心。
她本身没什么大志向,只希望能多赚点钱,将来可以盘下一个商铺,这样就不用每天出来摆摊,还不用交什么摊位费,而且还可以卖更多种类的书。
这个梦想放在前几年还是有点希望的,可是自从那个县令来了之后,就彻底破灭了,三天两头要交费,哪里存得起钱来。
如今,她认识了顾亭钰姐弟,还跟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心里自是庆幸的。长久以来,她都是一个人来来去去,虽说白天有旁边的阿叔阿婶和一些熟客陪着说说笑笑,但夜晚一个人回到家,总觉孤寂,愁上心头,却无人诉说。
所以她格外地珍惜跟他们在一起的日子,而且这几天相处下来,她觉得他们是值得深交的人,坦坦荡荡,有侠义心肠,跟武侠话本里的大侠一样,最重要的是,他们很信任她,对她没有半点虚言。
只不过,有时候她总觉得是自己在做梦,她不过是一个个再普通不过的小摊贩,何德何能得大侠相助,又何德何能跟大侠交朋友呢?
但是转念,她又觉得自己从来没做过什么坏事,还时常出手帮邻居阿婆的忙,心怀善念,是值得大侠相助的。
总之,一切随缘吧,只要心怀善心,日子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话说,到了稍晚些,书摊上的客人变得络绎不绝,不过她们不是真心来买书的,而是来看顾亭闲的,有的走的时候会顺便带走一两本书,有的只是过来看一看,聊聊天,空着手就走了。
顾亭闲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耳朵红得发烫,还得时不时应付上几句客套话。叶流萤时而帮着他解围,时而撂开手,站在一旁看戏。
当围在书摊前的那波人散去之后,顾亭闲才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沈慕青,她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手里还握着一把剑,好像在那里已经站了许久了。
沈慕青见人散了之后,就走上前来,向顾亭闲和叶流萤作了一礼,问道:“顾公子,怎么不见你姐姐在这里?”
“哦,她有事没来,可能得稍晚一些才会过来,沈姑娘,找我姐姐是有什么事吗?”顾亭闲说道。
“也没什么事,就是说好了要过来看看。我平日里也喜欢看看武侠话本。”沈慕青一边翻着书,一边说道。
“沈姑娘随便挑挑,喜欢的只管拿去便可。”叶流萤笑着说道。
沈慕青看着叶流萤,笑着说道:“好意心领了,你们小本生意,我怎么好意思白拿。”
“沈姑娘,既然是亭钰亭闲的朋友,那就不用跟我客气。”叶流萤说道。
沈慕青微微一笑,问道:“你在这里卖书多久了?”
“好几年了。”
“失敬,我竟然没有注意到过,不知姑娘怎么称呼?”
“叶流萤。”
“好,我记住了。我是沈慕青。”
“沈姑娘大名,我早有耳闻。”叶流萤笑着说道。
沈慕青礼貌地笑了一下,最后在书摊上挑了两本书,给了银子,就告辞了。
她走在回义山庄的路上,没能见到顾亭钰,心情总归是有些失落的,这种感觉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一种直觉,从见她的第一眼开始就有的直觉。
在普通人看来,沈慕青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家里有钱有势,父母兄长对其又百般疼爱,唯一可惜的是,母亲去世得早,父亲兄长,又整日里忙得不见人影。
这些年来,陪在她身边最多的,莫过于快意恩仇,劫富济贫了,可毕竟还有上下级的关系在,难以推心置腹。
几年来,在江湖上也认识过许多形形色色的人,可很多时候,她总得保持警惕,害怕一个不小心就陷入了对方的圈套当中。
所以在外人眼里,沈慕青是个不苟言笑,有距离的人,慢慢地,她也就装成了别人眼中的那个人。
这不仅让她在手下的人面前多了一分威信,也让她在人际交往上省去了许多麻烦。
这样久而久之,其实也就习惯了,有事时行侠仗义,惩恶锄奸,无事时看看书,练练剑,也没什么不满足的。
直到那天在树林里,她看见顾亭钰和顾亭闲在林间飞跃,奔跑,那轻快的步伐和身姿,一步步地踏在了她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