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村如今是林氏掌权,掌权人叫林伯夷,上有一六旬老母,中有一妻一妾,下有两儿一女,还有弟弟一家。
上百年来,赵林两家在小林村开枝散叶,子孙多受祖先荫庇,日子过得安逸舒适,许多人也渐渐变得慵懒,不思进取,人才凋敝。
到了如今,是吃饭的人多,种粮的人少,花钱的人多,赚钱的人少。收入单一,入不敷出,每年还得交五成的税。
表面上看这小林村,高楼大厦,亭台楼榭,无限繁华,可实际上,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徒有其表。
可这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虽有没落之势,但仍旧显贵。
单说林伯夷一家,三个孩子由大到小分别叫林如珪,林如璜,林如钰,最小的林如钰也已到及笄之年,加上弟弟林仲齐的一儿一女,林如璋和林如瑶,五人深受林母喜爱,宠溺无边。
整日里,几兄弟姐妹总喜欢在一处嬉戏玩闹,时而看书下棋,时而舞枪弄剑,不通世务,不好文章,对经商之事,更是嗤之以鼻。父辈们对此也无可奈何。
且说顾亭钰他们吃罢饭,安置好住处之后,赵牧谦就带着他们在小林村里到处逛了逛。
一行人来到了云霄阁,这云霄阁有七层高,在三层和七层处都有连接至其他楼阁的廊桥,他们进了云霄阁,顺着楼梯爬到了第七层,来到了廊桥外。
站在廊桥上,可以俯瞰整个小林村,所有的廊桥都绕着中间的石林围成了一个圈,石林中有几座白墙灰瓦的房子,还有一个大大的池塘,池塘中有大大小小的荷叶,池塘旁还有一个石亭。
石亭上有几个人,正在那里嬉戏游玩,有下棋的,有钓鱼的,还有看书的。
他们顺着廊桥走,一会儿到了风满楼,一会儿到了翼然亭,每一处都有其特别之处,令人流连忘返。
“到了这上面,看看这里的风景,吹吹这里的风,感觉什么烦恼都被抛诸脑后了。”沈慕青走在顾亭钰身旁,说道。
“是啊,确实令人心旷神怡。要是晚上在这里看星星,应该也别有一番风味罢。”顾亭钰笑着说道。
走在前面的赵牧谦,回头说道:“亭钰姑娘,喜欢看星星?”
顾亭钰点点头,笑着说道:“嗯,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躺着,看着满天银河,听着嘶嘶的虫鸣声,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那晚上我们一起看星星。”沈慕青对着顾亭钰说道,跟着又向赵牧谦问道:“赵公子,不知可有什么地方是观星的最佳之处?”
“有的,晚上带你们去。”赵牧谦干脆地说道。
说着,他们走到了离池塘最近的廊桥,赵牧谦见石亭上的人,正是林家的五兄弟姐妹,便提议下去,跟他们一起游玩。
众人没有意见,便都下了楼。
到了石亭处,只见亭中五人,三男两女,各有风流。
年龄最大的是林如珪,七尺身量,身材比之其他,较为壮实,发际生得一好看的美人尖,眼神深邃,鼻梁笔直高耸,见之有如天渊之距。
第二个是林如璜,合中身材,面如圆盘,目若秋波,顾盼多情。
第三个是林如璋,刚过及笄之年,看起来活力四射,神采奕奕。
第四个是林如钰,长挑身材,盈盈细腰,肤若凝脂,眉清目秀,唇红齿白,青葱玉指,楚楚动人。
第五个是林如瑶,年仅六岁,身量未足,天真烂漫,观之可亲。
赵牧谦两边的人都一一介绍了一遍。
林氏兄妹五人见到顾亭钰和顾亭闲姐弟,神采精华,清新脱俗,竟自觉形秽,又见沈慕青英气凌云,眉清眼亮,暗自赞叹不已。
又听赵牧谦说,这顾亭钰就是芹溪居士,纷纷投来赞赏的眼光。
特别是手里拿着《红楼梦》的林如钰,一上来就拉着顾亭钰叫姐姐。
“可巧了,姐姐有个钰字,我也有个钰字,今日又在这荷花池边相遇,我适才看到《红楼梦》中有一句诗说,“留得残荷听雨声”,觉得妙极了,没曾想就在这荷花池边遇到了姐姐,这女主人公偏又叫林黛玉,真真又巧又妙。”林如钰手舞足蹈地说道。
“妹妹这是把自己当作林黛玉了不是。”林如璜调侃道。
众人听完,都齐声大笑。
林如钰又羞又臊,忙用书挡着脸,一边对着林如璜说道:“二哥,你什么时候可以不要这么贫嘴烂舌的。”跟着又转向林如珪,“大哥,你也不管管他。”
林如珪素来把林如钰捧在手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