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大的电斥力推挤下,使得电子们储存的能量达到了核爆级别。”
“而力场在此刻停止,并在高压电子的惯性和斥力下,使得电子们喷涌而出,也就形成了所看到的电子涡环。”
哈尔西博士的解释相当专业,这让在场的不少高管们听得连连点头,这些基本原理对巨企而言不算晦涩难懂的科技点。
要想复刻出来一刻巨企牌子的水滴的确不难。=*D0\0?·&小?说.?网%? ?~更°%新*最?快·×!
说完了电子涡环,哈尔西博士紧接着说到了水滴的推进力来源:
“水滴表面不断形成的新脉冲电子雨,这些电子雨的电场方向和水滴尾部喷出的电子涡环的轴心电场相同。”
“于是两者产生了强大的电斥力,这股电斥力会不断挤压水滴的腰部,使水滴不断的往前冲击。”
“在这个过程当中,电子涡环会因为对外做功,能量不断的消耗递减,所以颜色会从蓝色变为红色,直到完全衰竭。”
“衰竭的电子在失去了能量后,重新回到量子态,又被精准的控制在水滴的头部进行坍缩,由于形成新的电子雨,构建出新的涡环,接着推动水滴前进。”
哈尔西博士将水滴的运行原理讲解得通俗易懂,哪怕是杰克·威尔斯这样的粗犷军人也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照你这么说,水滴在真空中的机动性几乎可以做到无死角的运行转动,就像是上帝的笔尖一样肆意滑动。”
v当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是使用常规的反物质导弹或是别的武器,只怕是没办法击中水滴。
毕竟水滴的体型本来就很小,放在太空中就跟一滴水融进了广袤的大海一样,以它那让人匪夷所思的机动性,几乎没什么导弹能顺利命中它。
在末日战役中,水滴之所以没有躲避联合舰队的激光炮和电磁炮弹,主要是因为完全没必要去躲。
如果它真的想要躲的话,完全能找到各种匪夷所思的角度躲过去,人类的大炮根本不可能打到它。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考虑的话,常规的反物质导弹肯定是用不上了。
水滴的推进能力实在是有点让人感到棘手。 “三体人的舰队引擎也是采用的这种推进方式吗。”v好奇的询问道。
如果三体舰队也是用的这种推进原理的话,恐怕它们的战舰机动性都能比肩宣教士的普罗米修斯军团了。
不过哈尔西博士却摇了摇头,表示道:“不会的,三体舰队使用的是常规的反物质湮灭引擎,靠的是攫取宇宙中的基本物质。”
“如果它们真的能把这项真空瓦尔赛克斯电场涡环推进系统用于战舰上,行军速度绝不可能是光速的十分之一。”
“我想这跟三体人的科技发展理念有关系。”
这时,千寺狐在旁做出了补充:“你们发现了没有,三体人最为神奇的科技产物往往是一些微观领域的东西。”
“智子、水滴,每一个造物都相当的精巧有趣,而人类的惯性思维是厉害的科技造物得足够大。”
“从早期的一战坦克到二战的航母,再到现在的太空战舰,人类总是习惯性的认为庞大的造物才能有威慑力。”
“可三体文明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它们在微观世界的领域已经可以操控十一维结构中的九维,它们越是精密渺小的造物,也就越是强大。”
最明显的证据就是三体人的智子。
这小东西的大小仅仅质子这么大,却足足消耗了三体人整支太空舰队的资源,毫无疑问的,智子就是三体文明的技术巅峰之作。
而水滴也大差不差。
在不过三米长的空间里,水滴内部凝聚了三体文明最尖端的材料、推动技术,虽说科技含金量不如智子那么变态,但这玩意儿同样是地球人类得罪不起的存在。
反倒是那一千多艘庞大的三体舰队,是这场末日战役中最丢人现眼的存在。
光是穿越两条星际尘埃带的过程中就折损了一半的部队,出现了极其严重的非战斗减员。
如果三体舰队的外壳和推动方式和水滴是一样的,那它们压根就不可能会遭到这么严重的伤亡情况。
唯一的解释就是三体文明是个偏科生,它们在微观领域的造诣能完爆了人类,可在战舰这种大型造物上,它们的技术水平可能连被封锁了科技的人类都当不了。
“这么说来的话,其实水滴才是三体文明的真正‘战舰’,那些风尘仆仆而来的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