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农历二月中旬,新历三月十四,位于杏花街广场南50米的一条小巷里,一间闲置了半年的小店面重新迎来了主顾。
房东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街坊都称他老梁。为此,老梁偷偷笑了好久,不仅仅是因为把房子租出去了,而是因为新来的租客,居然要将这个小小的店面开成一家茶馆。
有些搞笑,老梁总觉得。
老梁自认为不是个奸商,为此还特意提醒过租客,这房子不适合开茶馆,但来人信誓旦旦地否决了他。
老梁怎么也想不通,不到二十平米大的小门面,怎样才能做一家茶馆?要知道门前就一条小巷子,不可能摆得下哪怕一张卡座。
至于店内,总得有个冲茶倒水的吧台,几把像样的椅子不是,桌子能摆下几张呢,两张?还是三张?
老梁思来想去也想不明白,这生意怎么做?这小地方的茶馆本就是不景气的生意,全靠人气支撑,供那些闲来无事又手边不宽裕的人打个耍牌,下个棋,收费低,没有人气等于死路一条。
算了,这家伙脑袋肯定让驴踢了!不听也罢,反正自己收房租就行。
老梁这样想着,摇摇头走开了。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脑袋想什么呢,不正常。
自此以后,老梁每天多了一件事,那便是过来瞧瞧这小店的生意,说不上是来看笑话呢,还是好奇。
不看不知道,看完心里闹。
头两天还好,至少门是开着的,店里也没添什么家什,一张条形桌,几把还过得去的椅子,一把烧水壶,再加几罐茶叶。简单而且寒碜!
这哪是做生意呀!这是浪费光阴。老梁也不知道说点什么好,只得摇摇头走开。
哪知道更无语的还在后头,第三天开始,连门也不开了。后来又发现每晚七点到九点是开着的,其他时间关门歇业。
老梁想来,这人应该是放弃了,知道选错地方,也不寄托希望了。
但要是让自己退房租,那肯定是不行的,毕竟自己之前还劝过对方。
“是你自己不听,可怪不得我呢!”老梁心里想着回绝对方的话。
也许是因为担心租客找自己退房租,老梁不常过来看了,偶尔经过也是远远地瞅上一眼,倒是对方一直没开口。
老梁从周围其他人口中得知,这里每天还是老样子,白天关门歇业,晚上两小时营业。最重要的是:几乎没人来。
谜一样的租客。
又过了一段时间,老梁实在有些好奇,这租客看起来也不傻,怎么一点也不着急呢?莫非有什么高招,还是挂羊头,卖狗肉!
老梁来了兴致,准备一探究竟。
抬头看了看头上的招牌:悟到茶馆!
这是用错字了呢,还是打擦边球?老梁一边想着,一边缓步走了进去,门上贴了个收费标准,老梁也没当回事。
“小易,最近生意怎么样啊?”
年轻人此时正埋头写着什么,许是过于专注没有注意到,闻言赶忙抬起头来,露出一个微笑,道:
“您来了,看我这呆样,都没注意到你,请坐!”说罢,又从旁边取来一个杯子,冲上茶。
“您请!”同时做了个“请”的手势。又道:
“劳你关心,生意还过得去!”
睁眼说瞎话!这是老梁的第一反应,顺带着还有些来气,我又不是同行来探低,你犯不着骗我吧。
“你就别硬撑了,我都听说了,你这里压根儿就没几个人来,每天还只营业两个小时,茶馆收费低,全靠人气,你这赚的是哪门子钱?”
老梁有点来气,这年轻人不识好人心。他接着又说道:
“本来这些事不该我来操心,也是我多管闲事,我觉得吧,你还是做点别的生意比较好。中听你就听听,不中听就当我今天没来过!”
易道听出来了,感情老人家是来关心自己的。
“您千万别生气,我就是随口一说。同时呢,非常谢您的关爱!听你的意思,对经营茶馆应该是有自己的见解,不知道是否有好的建议,可以为我提供一二?”
“小易啊!不是我说你,之前你来租房,我就提醒过你,这店面太小做不得茶馆。我呢,要说经营茶馆也是没什么经验,但有一点,那就是见的多了,别人怎么做的心里门儿清。”老梁显得颇为得意,大有指点后生的意气风发。
年轻人全名易道,说来也没什么创业经验,但易道有一个爱好:喜欢琢磨人心。生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