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明是羞于向别人提及他的大学生活的。因为他的大学生活实在是有太多的不尽人意。它偏离了李书明原本设计的方向。就像一艘偏离了航线的轮船行驶在大海之上。直到李书明毕业的那天他都追悔莫及,为什么当初选择了这么个专业。可是他又不得不接受现实。因为将来他还得靠这门专业吃饭。他不能白白浪费了这四年时光,他一定要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其实李书明所学的专业挺好的。只是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声音,说这个专业如何如何的差,校领导不重视,将来不能当医生,只能跟药品打交道,上不了临床等等。李书明的内心不够坚定,因此才受这些声音所左右。其实中药学的就业环境还是很广阔的。李书明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但是,那个时候李书明太年轻了,才会受到那些旁门歪道所影响。现在想起来觉得自己那时候挺傻的,居然相信了他们所说的话。其实这不过是别人精心策划的一个骗局,就等着李书明这样的人来钻。李书明那时候不懂,因此才会中了别人的圈套。直到他从校园里走出来,再重新翻开以前的课本时,才发现那里面的一字一句李书明都不愿放过。他是有多么的喜欢中药啊。原来大学里的那四年,自己一直都被蒙在鼓里。直到他走出来的那一刻,他才发现自己原来有多傻。居然没有把精力都放在专业课上,转而去探索别的出路。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他的父母在他身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到时候可能颗粒无收。想想都觉得可怕,这得让他的父母多么伤心呀。李书明可能因此成为了一个不孝之子。
在大学期间因为听信谣言,李书明没能好好地学习专业课。也许李书明没能好好学习专业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的舍友张毅然对他的影响。两个人平时不怎么说话。可是张毅然老是在节骨眼上打得李书明一个措手不及,李书明不知道怎么去应对。其实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可是张毅然就想在这些小事上搞死李书明。比方说早上要去上课,张毅然会在门口等着,可是等到李书明起来上厕所的时候,他又突然离开,连一个人影都没有。他好像在等李书明,又好像不是。这就让李书明觉得张毅然是有意而为之的。这种事情怎么说呢,可能是因为张毅然打心眼儿里瞧不起李书明才会做出这种行为。也许李书明在家里被照顾惯了,所以他也觉得他的同学们会像他的父母一样照顾他。其实李书明就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他很需要别人的照顾。很多事情他没有办法独立完成。张毅然会对李书明采取那样的行为也属正常,他没有必要等李书明一起去上课。他好像是假装要等李书明入上课。先是给李书明一点希望,又让他失望,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李书明觉得张毅然非常难缠。他老是给李书明搞破坏,让李书明在突然之间措手不及。其实李书明需要的是一个女孩子陪伴在他身旁。张毅然是个男的,当然满足不了李书明的需求,但是偏偏他又想在李书明的心里占据位置。这就让李书明觉得有点讨厌了。张毅然所采取的打击对手的手段是非常不光彩的,甚至用卑鄙来形容都不过分。张毅然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单薄,身高也不是很高,一米六五左右。但是他做事情非常有毅力,不达目的绝不善罢甘休。说真的,刚开始李书明是有点害怕张毅然的,他身上带有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磁场。因为害怕所以尽量少去接触。所以李书明和张毅然之间很少交流。张毅然对李书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行动上。比方说李书明喜欢下午六点左右回宿舍洗澡然后再去吃饭。可是张毅然似乎捕捉到了什么信息,他会在李书明回来之前抢占浴室,然后洗完澡再去自习。李书明在外面只能干等着。如此一来,张毅然的目的就达到了,他成功地搅乱了李书明的生活节奏,李书明对此愤慨不已。但是也拿他没办法。张毅然总是在暗中观察着李书明的一举一动,然后伺机给予反驳。所以李书明总是被打得措手不及。张毅然的每次出手都是有所准备的。李书明感觉自己被欺负到头上了。张毅然也不是每次出手都能够得逞,只要李书明多用点心,平时的出行多注意点,就可以避免张毅然对他的冲击。在李书明眼里,张毅然就是一个精力过盛的年轻人,就像一棵生长旺盛的树苗。李书明有点hold不住。他们两个的磁场是相互排斥的。而且张毅然似乎对李书明非常了解,李书明对张毅然却知之甚微。张毅然知道李书明的性格是残缺不全的,他有在想办法弥补。但是李书明并不想让外人干涉他的事情。因此两个人就那么杵着。其实李书明符合在宿舍里面学习,而不是到外面去丢人现眼。他自己也知道出了宿舍的门,他很难集中注意力。因为他遇到的都是陌生人。没有人愿意跟李书明结伴而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