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敢想的事情,这实在是太可怕了。张毅然令李书明没有了安全感,一切都变得摇摆不定。李书明经常搞错事情,张冠李戴是经常有的事情。他把想对一个人说的话向另一个人说了,只为了图得一时的快意。他身边的同学们看到他这个样子,非但没有制止,反而觉得他很好玩,很容易哄骗。于是李书明就被连哄带骗捧上天了。他还不知道自己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大傻瓜大白痴。而且李书明还一直觉得以他的高考成绩,这所学校是配不上他的。他的这种想法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他的同学们表面上为他抱打不平,实际上都在背地里骂他是个傻子。都已经成为现实的事情,可他老是放在心里面过不去,这不是脑子有问题吗!可是李书明不这么想,他一直以他的高考成绩为傲,他觉得他应该值得更好得专业。而不是在这种冷门的专业上浪费时间。他这么想,等于他的整个大学都这么完了。他的父母在他身上的投资都打水漂了。由于心里面一直怀有这种消极的念头,他很难集中精力在学习上。这就让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不是挂科就是重修。其实李书明的高考成绩并不算特别好。他的高考成绩只不过是超过一本线十几分,和这所学校可以说相当匹配。这所学校的投报分数档就是本一线,只要分数超过了本一线投报这所学校应该就会被录取。在李书明的同班同学里面有的还考了六百多分,人家都不后悔报错了专业。李书明与之相比不是相形见绌了吗?
李书明有跟家里人商量着转专业的事情。他在这件事情上没少折腾时间,到头来完全是在白费功夫。因为转专业要重读大一,李书明不愿在这里再浪费一年的时间。等到大二的时候,事情基本上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了。李书明再也回天无力了。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接受现实,好好念好专业课,不要再有其他心思了。可是这时候他偏偏加入了记者团,在这里他结识到了不同专业的校友。这让他感觉自己好像是属于另一个集体。李书明需要的就是这种莫名的优越感。在记者团他真的结识到了知心朋友。程烈清就是其中一位。程烈清给人的印象就是那种特别真诚的类型。据说他的大学没有花费家里面一分钱,完全靠自己的努力把学费补上。李书明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反正就是特别佩服他。大二下学期放暑假,李书明一路南下,经过厦门,回到老家,又继续往南走,来到了广东潮州,投奔她的表哥许远明。他在他表哥那里待了七天左右,又回到老家。老家才是他最终的归宿。他到达家里的时候首先见到了他的妈妈。母子两人开始谈话,谈话的内容都是有关李书明的大学生活。李书明向母亲诉苦,说所学的专业并不是他所喜欢的,将来大学毕业了以后不知道怎么找工作。现在转专业也已经为时已晚,他真的很后悔当初填报志愿的时候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可是现在一切都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了。李书明心里有多么不情愿都得接受现实了。真的没有一点办法了。
其实李书明所学的专业挺好的。将来找一家药店上班,然后再考一本执业药师证,小日子就可以过得相当滋润。可是李书明这个人很容易就受他人影响。当时他身边的所有人都认为李书明选错专业了,他应该选择临床专业才比较吃香。一来二去李书明也就认同了他们的说法,他变得不那么喜欢他所学的专业。中药学,整天和药物打交道有什么意思?还是临床专业比较好,能够接触到实在的病人。李书明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中医生。现在想想他的愿望是很难实现了。除非考研,考中医学专业。李书明确实考虑过这么操作。可是现在李书明的脑子不太好使了,考研对他来说难度还是有点大。但是李书明家里是支持他考研的。因为考研就能够实现跨专业转行,他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名医生。
李书明的母亲许君凤感觉到了李书明在学校里面的生活可能不是那么顺利,他可能遇到了什么烦恼。但是李书明不知道怎么跟他的母亲开口。
“确实有这么一个人,他对我的生活影响挺大的。我和他生活在同一间宿舍。每天都会照面。我不是特别喜欢他。他总是给我的生活制造烦恼。我觉得他特别胡搅蛮缠。我都没有办法摆脱他的阴影。”李书明对母亲许君凤说道。
“不管是什么样的人,能够住到同一间宿舍就是缘分,你要珍惜这种缘分。可能是你话太少了,很少跟人家交流才会出现你说的那种情况。成年人的世界是非常冷漠的。你要学会适应。你还是个孩子,可他却以成年人的礼节对待你,你一时半会儿可能接受不过来,这也很正常。人心大都是善良的,你不要凡事都往坏的方向想。千万不要去触碰人性当中恶的一面,那样会让你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