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李书明这个人做人还是有底线的。他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所作所为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的。尽管他的生活已经过成了那个样子,非常颓废,但是没办法,他还是每天被拖着前进。李书明当然是希望自己能够掌握人生的方向盘。可惜事实往往不是他能够掌控的。他的想法是很好,可是现实太骨感。他都没有弄清楚现实跟理想的区别。他只会白日做梦,每天过着舒适的日子,错误地以为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其实不然,他现在过的生活跟他的理想相差还有一大截。他的生活表面上看起来很美满,实则危机四伏,随时都有可能丢掉性命。这不是在开玩笑。他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些事情真的有可能把他引导向死亡。如果真的是那样,那么李书明就死得有点太冤了。不知道为什么,李书明总是不能够给人留下好印象,许多人见到他的第一面就是朝他吐口水。他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周围人要这样子对待他。他的身边仿佛都是仇敌,让他不能施展手脚。李书明不明白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高中二年级那年,他突然间觉醒了。他突然间觉得他的身边围着一大群人,他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想干嘛。为什么自己的作息规律要和周围人一致。他很想逃脱,可是逃无所逃,他的家就在那里,别人很容易找到他的根基。李书明突然觉得周围人的行为都那么惹人生厌,真的不能原谅,对他做了那种事情。这么来讲问题就非常严重了。李书明可能已经陷入了生存危机。而且那个危机一直存在。李书明好像一直站在悬崖边上,随时都有坠崖的危险。这是他做人的问题,该怎么处理只能由他自己决定,别人帮不了他,只能从旁给他建议。那个时候李书明嚣张到什么程度,根本不把他的左邻右舍放在眼里。他觉得自己被欺负了。他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而且这一切都是他无法逃脱的宿命,无论他走到哪,问题总是跟到哪。他在生活作风上可能存在问题。他不能跟他的邻居好好相处。好像他们总是找机会给李书明设阻。这让李书明感觉非常不自在。他甚至觉得有人在跟踪他,有人对他的行为总是处于警觉态度,他好想逃离这一高压管控。可惜他做不到,没有父母供养着他,他很快就会饿死街头。这是李书明的高中生活,令他倍感危机的高中生活。现在他回到老家,一切都在重演,问题一直都在那里,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他被不折不扣得拿捏,不能有丝毫反抗。他必须接受生活就是这个样子。他不是没有想过要改变,可是改变的成本太高了,他根本无力承担。于是只能接受生活的样子,接受这就是生活的样子。他也在逐步沦落妥协。但是有那么一瞬间他是想要摆脱这一切的,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到外面看看风景,就能暂时忘记眼前枯燥乏味的生活。李书明的心思非常细腻,别人免不了给他的生活添油加醋,他总是那么轻易地就掉进了别人设计好的圈套。别人设计好了牢笼就等着他来钻。而且李书明一次又一次重蹈覆辙,总是在同一个地方摔跟头。这跟他脑子的运作方式有关。李书明的脑子非常简单,就是做和结束两点一线。当他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必须考虑怎么来收拾残局。如果别人在他做事情的时候动手脚,有极大的可能李书明是没有办法给予反击,因为他的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事情上,难以自拔。这时候的李书明显得非常好欺负。别人就是抓住李书明的这一思维特征给予李书明以打击的。这种事情说出来是非常令人不齿的。仿佛这一切都是见不得人的勾当,李书明在别人的眼皮子底下偷鸡摸狗惯了。他往往觉得是他犯了什么错误别人才那么对待他。其实他没有必要这么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事情要做。他和别人处于完全分离的状态,两者互不相影响。这就要看李书明怎么想了。别人可能在无意中做了对不起李书明的事情,而且这种状态一直在持续。李书明没有办法要求别人停止那种行为,因为人家也是在光明正大地做事情。凭什么人家要给你让道。这于情于理都说不清。而且李书明的情绪极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他没有办法做到时时刻刻防御着身边的人做出不轨的事情来,别人总是突然之间打得他措手不及。他对此还不能有任何说辞。他不能对别人的行为指桑骂槐。这时候李书明等于吃了哑巴亏,不能还手也不能还嘴。李书明心里肯定是在骂爹。这种情绪在心里积压久了很容易造成心理疾病,影响李书明的心理健康。他的大学同学王广俊也曾说过李书明的心里有疾病。既然有这么多人说他心里有疾病,李书明也默认了他们的说法。他也开始觉得自己的心里是有疾病的。其实只不过是因为积压在心里的情绪得不到发泄,积压久了就形成了疾病。李书明不是没有想过怎么解救自己。可是在他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