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有一定的克制。李书明小心翼翼地做事只怕招到了别人讨厌。有那么一瞬间,李书明的感觉突然变得不好了,那都是他的邻居们给他的。李书明没有想过要好好做人,他从来都是肆意妄为的。生怕别人忘记了他有多厉害。当初的李书明有多么嚣张跋扈,现在的他就有多么地后悔难堪。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他很难完成心中的夙愿。他甚至不知道怎么着手准备。等到时机降临的时候,他又有点招架不住。这只能怪他自己。没有好好设防,让人家钻了空子。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李书明每天都会遇到这种小失败,这些小失败堆积起来,逐渐让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他每天在琐事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导致真正重要的事情来临的时候他腾不出空间来着手处理。这样子就让他感到非常遗憾。李书明的问题还是出在怎么做人这一方面上。他的脑子不是特别灵光,做事也不够周全。他看到别人做事滴水不漏,真的非常佩服。有时候李书明想一个人逃离开这个他从小长大的地方,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在那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样子他的内心就可以少了许多烦恼。李书明真的很害怕做事的时候遇到别人的干扰。事情做到一半的时候,别人突然插手进来,这样会让他措手不及。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在李书明这里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大片一大片的问题等待处理。李书明一个人根本忙活不过来。因此很多事情一拖再拖,最后自行烟消云散了。可是在适时的时候,那个没有解决的问题还是会显示出来。李书明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做事情。直到问题被完美解决。李书明这里是没有成功的案例了。他真的很少把事情做的非常完美。能够拿出来炫耀的也只不过一两件。其中高考成绩就是他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李书明心里一直怀着这份骄傲,一直到了大学,他还是活在过去的生活当中。等到大三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而不是一名苦鳖的高中生。李书明就是这样子后知后觉,他不能做到立马适应当下的环境。他真的很羡慕那些能够快速适应环境的人。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李书明觉得自己的适应能力跟别人比起来简直差了一大截。他还在为现实当中的琐事烦恼的时候,别人已经开始行动了。他的觉悟性并不是特别高,也并非持有什么真知灼见。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孩子。现实当中的事情已经搅得他心神不宁,更何况他还要分离出心思来处理工作当中的事情。李书明的情商不是特别高,这让他没少在生活工作当中栽跟头。后来李书明总算吸取了教训,总结出来了经验。那就是凡事都要靠自己,不能依赖别人。如果事事都依赖别人,需要别人的帮忙,那么公司要这种人有什么用,那还不直接开除掉完事。
所以说李书明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学习怎么做人。人都已经活到了二十三岁了,有些道理还是要懂的,即便别人不说,他也应该知道。他不能永远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一样不懂事。道理就在那里,他应该试着自己去打开。很多事情只有经历过了才会明白。李书明现在的经历尚浅,谈不上阅历丰富。他连怎么跟他的邻居相处都不知道,更何况工作上要和同事们交流。他老是和他的邻居们发生摩擦,生怕有一天就擦枪走火了。到时候产生的后果不是李书明一人能够承担的。很多时候李书明觉得生活不顺心,很有可能是因为与邻居们相处得不和谐导致的。李书明以为这些生活上的琐事可以忽略不计,其实这些都关乎他的生命安危。是他不容忽视的问题。李书明是一个心思非常细腻的人,别人要对他施加行动的时候,其实他早就有感觉到。他之所以迟迟没有采取措施,是因为他的心中还存有一定的幻想。他以为他可以和他的邻居们和平共处,事实上,至少表面上看起来,他和他的邻居的关系挺和谐的。只不过在背地里搞的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才让李书明感觉可恨。他是真的不知道怎么解决邻居们抛给他的问题,只能傻傻地站在那里,接受道义的审判。人们对于李书明的评价多半是负面性。他们实在是想不出来该用怎样的辞藻来形容李书明,李书明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奇葩,一个不懂得生存规则的怪物。就这么一个自高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将来有一天进入社会了,肯定要遭受一番毒打的。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长点记性。让他不敢再像之前那般狂妄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