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孤灯一点萤 > 第1章 雁门案起 恶名再生

第1章 雁门案起 恶名再生

北国盛夏,七月流火,花香醉鸟,虽枝繁叶茂,景色怡人。却正值仲夏,酷暑难当,甚是炎热。

其时京畿重地顺天府集当朝经济、政治、气运于一地,交通殊为便利,陆路水路发达,东设官道,互达关东诸地,南通运河,直抵江南应天,北筑高墙,以御漠北蛮夷。惟西面群山皑皑,疏通难达,只一条官道东西相通。

顺天府下辖五州十三县,往西二百余里有一县,名为雁门县,县城虽不大,却也有数万人,雁门县背靠青山,面朝绿水,俗话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百姓生活还算富足,倒也欢乐的极。

现下正值七月,虽酷暑难耐,可雁门县最近发生了一件大事,惹的人奔走相告,视酷暑如无形。

此事上至宴宫楼的老爷员外们,下至市井的街头混混儿都津津乐闻,侃侃而谈。其讨论程度竟将炎暑之盛尽皆不放在心上,可谓痴之已极!

彼时的宴宫楼一楼已坐满了人,东北角一张八仙桌上坐着五六人。众人中一身穿黑白相交、长衫锦服的中年人低声道:“最近发生了一件大事,你们可知道是何事?”

一长须老者道:“莫不是最近有名的失踪案?”

锦服中年人道:“那是自然。此事传的沸沸扬扬,你们说最近许老爷家失踪的千金,是谁做的,难道真是那死过的人?”

西首桌上一留着长须、眼窝深陷、颧骨突出的汉子道:“这倒是不知了,若真是那鬼魂索命,还真是可惜的紧呐。”

锦服中年人点头道:“确实有些可惜了。”

东首一面目清秀,不过二十余岁的少年问道:“许老爷我倒是认识,失踪少女之事,这不是常有的事?两位大哥所说的鬼魂索命是谁?怎会可惜呢?”

长须汉子道:“兄弟是外来人,不知这其中的曲折,自然不会觉得可惜。”

少年起身拱手道:“大哥这话说对了,小弟自南而来,来此不过两日,还恳请兄长不吝见赐。”

长须汉子捋下胡须笑道:“告诉你自然无妨,这事恐不日便会传遍大江南北。”

他饮了一口茶,续道:“咱们雁门县最有名的老爷许莫骏老爷,其父乃当朝首辅许嘉霖,许老爷本人人品端正,善良好客,谦虚有礼,声名远播,逢天下大旱洪水之类的天灾,百姓食不果腹之际都会开仓放粮,以致邻里邻坊谈到许员外时,都不禁竖起自己的大拇指:“许员外真是个大善人呀。”

锦服中年人接道:“许老爷年近四十,中年丧妻,膝下无子,所有的心思倾注于宝贝女儿身上,女儿年方二八,生的亭亭玉立,美不可言,许老爷给女儿起名蔓露,你可知何意?”中年人说罢极有兴致地看向少年。

少年顿了顿道:“蔓露,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当真是个好名字。”

长须汉子笑道:“是了是了,单从名字来看,许老爷对这个女儿可谓是疼爱到了骨子里,他曾言:“金缕玉衣,不如女儿破衣。”

少年听闻金缕玉衣,暗暗心惊:“那可是当今皇帝都梦寐以求的物什,看来许老爷对自己女儿当真是关怀至极,有求必应呀”

锦服汉子道:“可就是这样一个宝贝,竟在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许老爷急的团团转,当场大骂众家丁,可即便骂的再厉害,人还是找不回来,无奈之下,许老爷只得报官,县太爷自然不敢怠慢,上报给京兆尹,京兆尹大怒:“天子脚下,安有如此胆大妄为之人?”当即命令衙役展开地毯式搜摸索,并放出消息:“有许小姐消息的,赏黄金百两。”有道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况许老爷这般良善之辈,众人踊跃参与,便连在当地游玩的山西神捕,人称“万里嗅探”的胡在飞也牵连进去,带领百余家丁将整个雁门镇翻了个底朝天,连关帝关二爷的庙也扒了开来,可依旧是半点讯息全无。

那少年听闻“万里嗅探”胡在飞,心中一惊,口中啊呦一声惊出,手中茶杯陡然脱落,急问道:“怎地连他也牵扯进去了?那可是近年来名声大噪的神捕啊!许老爷竟能请的动他?”

长须汉子摇了摇头道:“谁说不是呢?不过被称为万里嗅探的胡在飞也不是丁点消息全无,经过仔细查勘许小姐的闺房,他发现许小姐闺房的窗格有一细细的划痕,似是指甲所划,本来就是一道简单的划痕,许老爷却当场瘫在地上,嘴里喃喃自语道:“不、不可能是他,他一年前已经被朝廷问斩,监斩官是当今皇帝,谁又有如此之胆,敢触欺君之嫌?”

少年听闻那细细的划痕,恍然大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