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帮助,无论是这样的朋友,还是这样的蓝颜知己,无人不羡慕,偏偏周蓉就是那个“后知后觉”的不羁女子,俗称傻缺。
蔡晓光活得明白,爱得清醒,对世事更是洒脱有远见,他的深情值得周蓉感激他一辈子。
前面也说了蔡晓光的家庭背景。
周家大儿子周秉义和女朋友郝冬梅两人属于志同道合的恋人,都特别爱看书,作为热衷参与者的还有周蓉和蔡晓光。
周秉昆也会成为他们躲在家里看书的“吹哨人”,听得多了,也慢慢地受到一些文学的熏陶。
对于这个并不那么喜欢看书,资质最平庸的周家小儿子周秉昆来说,参与的最大好处是有冰棍吃,或者是听着哥哥姐姐们激烈地探讨是一种生活的热闹。
蔡晓光说,他和周蓉虽然做不成情人,但他会是她一辈子最好最知心的朋友。
周蓉无论发生什么麻烦事,第一时间也是想到找蔡晓光,她或许只是拿他当真正的好朋友,那时,他们的关系只能止步于朋友,仅此“朋友”而已。
1973年,父亲周志刚时隔五年时间第一次去贵州看女儿周蓉时,周蓉和冯化成住在山洞里,女儿冯玥已经一岁半了。
等冯玥回程后,就一直生活在周家直到她16岁,才搬去了大哥周秉义的岳母家,跟着郝冬梅的母亲金月姬住在干部楼里。
这里是独幢的小楼,不再睡火炕,每个人有自己单独的房间,房间里有床、衣柜、书架,早餐是牛奶和鸡蛋,晚上还能舒舒服服地泡澡,此时的冯玥也能上附近最好的中学。
其实按照原著,蔡晓光并没有上过京城广播大学,他能成为导演,完全是靠着自己一直以来的自学,和当初和周蓉一起看的那么多书所培养起来的文学素养。